林珊原本是想要林红暂时负责酱料的配置,因为她味觉敏感,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但她怀孕了,一时半会儿也没有空闲,所以林珊就想让表嫂王芳来主抓,林红负责指导。
研制出独家秘制配方,才是卖辣椒酱的根本。至于酱料部以后的主管位置,她还不确定王芳能不能胜任,需要再进一步观察看看。
现在已经十月下旬了,厂子预计十二月中旬全部竣工。由于农历年在2月17号,过年前这将近两个月的空档刚好可以用来完善生产线、招工培训。
这些都规划之后,林珊就在琢磨玻璃罐儿要去哪里搞。是去大罐头厂买,还是去瓶子厂买。目前她这小厂子还没有自己生产玻璃罐的本事,只能先购买别人的。
林珊手里目前有几家厂子的资料,本地和外地的都有。花了一天时间打电话了解之后,她发现还是瓶子厂更便宜,罐头厂虽然说可以提供灌装技术,但林珊已经从严建设大哥那儿搞定了技术问题。
所以考虑了一下之后,林珊请郭有财帮忙跟安河瓶子厂的人牵了一下线。
安河瓶子厂虽然不大,可市面上这些常见的型号都能提供,质量也完全符合规格。林珊跟销售处的李经理谈了几个回合后,终于定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签合同交定金,完事儿之后林珊请人家和郭有财吃了顿饭,玻璃罐的事儿算是暂时搞定了。
开厂是大事,工作极其繁琐。解决完这些硬件的问题,就轮到生产工艺了。
既然是卖瓶装辣椒酱,那么就会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问题。这种技术相关的,林珊毫无头绪,只得请专业人士。她准备去别的厂里高薪挖人。
八十年代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基本就是苯甲酸、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这三种。
常人要买到这些可不容易,必须有证有资质才行。专业的事必须交给专业的人,更何况这是涉及到会不会对人体有危害的大事。
郭有财认识一个搞化工的朋友,在他的牵线下,林珊结识了在酱菜厂当化工员的刘春燕。
刘春燕今年四十二岁,瘦高个儿戴副眼镜,还烫了一头小卷发,平时带工帽露不出来,但出来见客的时候,那必须展示一下。
不过她虽然人很随和,又挺喜欢林珊的,却是没有任何想要离开厂子的想法。刘春燕娘家全家都是酱菜厂的,对厂子很有感情,虽然工资不多,但平时活儿也少。所以不想去的地方干,即使工资很诱人。不过她答应林珊,可以提供技术帮忙。
林珊最怕这种无欲无求的姐姐,知道这种事儿强求不来,人家能答应提供帮忙已经是情分了。
回去的路上,牵线人还挺遗憾的,“刘春燕是我们那届成绩最好的,真是可惜啊。”
“人各有志吧。”林珊只能这么说。
牵线人点点头,“不过要是她能来,你们将来也好下证儿。”
林珊眼睛一亮,“您是说春燕大姐认识办|证的人?”
牵线人笑道:“他那口子就在食品监管局工作,老公公还是里面的一个大头儿。”
林珊明白了,当下就决定一定要把刘春燕挖到自己公司来,不管用多长时间,不管用多少诚意。
《食品生产许可证》无论在什么时期都不好办理,尤其是现在这个干什么都要找人的年代。比它相对好办一点儿的《卫生许可证》,之前去工商局□□的时候,林珊就已经请黄丽娟帮她牵好线了,只要厂子盖好之后,对方派人检查过后就能放证了。
《食品生产许可证》则一直是她心头最惦记的一个事儿。毕竟没有证,产品就没办法售卖,一切就都等于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