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碎的小事,时刻充斥着三人的生活里,他们三个也磨合得越来越好,互相知道相处的界线在哪里。
万雪的回信是在二十天后,十二月初的时候。
万云刚从工业区卖完盒饭,骑车回到珠贝村家门口,就拿到了万雪的信。
最近天气是越来越冷了,万云沿着江边的路,一路骑回来,路上人不多,她把车子蹬得很快,前阵子赚到了钱,她已经把自行车后面改造得跟冯丹燕的车一样,两边可以各放一个桶,上面还能再绑个框子。
现在天气冷了,盒饭冷得快,万云都是在桶下面装上热水,温着饭菜的,等水快凉的时候,又从框子里拿个热水壶出来,往下面再灌热水,保持温热。
回来的时候,珠江边的风吹得她脸上和脖子上都是凉凉的,不过因为一直运动,倒不觉得有多冷,到家洗完两个小桶,刷好锅,手还是红红热热的。
现在冬天,万云仍在考虑,要不要给一家人织一副手套,早上还是有点凉意的,尤其是桂老师,他早上穿得比周长城要厚很多。
做完这些杂事,万云才有时间躺在书房里,美美地看信读书。
万雪不似万云有众多感慨,平水县本就不是个多有变动的地方,她的生活相对平稳,不是丈夫女儿,就是同事邻居,后来开始卖一些广州寄回去的东西,也会说一些卖东西时遇到的事,像是万云寄回去的电子表就是她的小姑子孙家欢在学校里卖,万雪给这小姑子一点小抽成,意外地促进了孙家人和孙家宁的关系缓和,她多次在信里说这家人跟钱最亲,内心颇为看不上的意思。
而至于万云说自己去卖盒饭的事情,万雪在信里写得很轻:“阿云,你在广州待了这么多个月,最终决定去卖盒饭,也不算太出乎我的意料,从前在县里你就担担子出去做小买卖,到了广州,延续做小买卖这件事,很符合你的能力和习惯。”
其他的,万雪就没有再多说了,她的注意力太分散,要操心很多事,姐妹俩儿距离又太远,就一封信,心与心之间并不能贴的太近。
万云却在看完万雪这封信后,心像是装满了水的棉花,一直在往下沉,原本很有精力的一个人,再次看完万雪的信,精气神好像被抽走了。
她传达出去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观心情,没有被万雪接收到,姐姐只是轻飘飘地来一句“不意外”,万云心中难受,在决定买盒饭前的那种纠结心态又开始找上她,只是这人是自己的姐姐,她又舍不得怪万雪,只好自己慢慢消化这种令她反复的情绪。
万云出去卖盒饭摆摊子的事情,夫妻俩儿都没有和桂春生讲,因为桂老师并不是那么支持他们做这件事,为了不引起三个人之间的口舌纷争,他们都选择不说,等着哪一天桂春生自己发现了再说。
桂春生对家里的事全然交给万云,是很放心的,这种放心,是亲人们之间的放心,比如每隔一日就能听到他在问:“阿云,我的剃须刀放哪里了?”
“长城,之前你帮我去拿的药还有一盒,过两天你再帮我去拿两盒。”
当然周长城和万云对着桂春生也少了最开始的客气,对桂老师开始有“要求”,要求家中东西摆放的位置,要求桂老师回家时顺便带盒点心,要求他不能乱花钱买衣服这些细枝末节。
今天,桂春生回到家,看到门口放着一箩筐新鲜辣椒,又看见两个晾晒在外头的小桶,柴火堆满了厨房,还有凌一韦的自行车也改动了,平日里他是很少关注这些东西的,看见了也不多放在心上,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性。不过,见着了,想起了,就难免问问。
晚上照例是三菜一汤,三人都在家吃饭。
桂春生喝了汤,便问:“阿云,我看每天都有新鲜的辣椒在外面晒着,又没见你煮过这样的菜,辣椒酱也少吃,这是替别人买的吗?”
万云和周长城对视一眼,其实他们做盒饭生意这件事,迟早是要和桂老师讲的,既然他问起,干脆趁着今天说开好了。
“桂老师,我每天都会做了盒饭到工业区去卖,那些辣椒是我留着明天做菜用的。”万云手上拿着碗筷,跟桂春生解释,“还有原先凌老师留下的自行车,我也改了,改成更好装东西的架子。不过那个架子是可以拆开的,到时候能恢复回来。”
“卖买盒饭?”桂春生放下筷子,眉头皱成一团,他虽然没有细问过,但也知道万云在折腾一些赚钱的小玩意儿,想着她闲在家,小打小闹玩一玩也没关系,但没想到这女孩儿竟跑去卖盒饭,他不问万云了,而是跟周长城问话,“长城,你的工资不够花吗?要阿云吃这种苦?”
“不是,桂老师!”万云赶紧为周长城开脱,“是我自己想去卖盒饭的。”
周长城也说:“是,我们在园区附近找了个固定的摊位,每天就卖中午那一顿,帮补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