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准备要走了,他已经见过了小段,虽然与期待的皇子不大一样,总归还算满意。
加上新平县实在是偏僻闭塞,康王十分不适应,便提出离开,以便年前能回到京城。
裴再自然同意,只是不巧,一场大雪阻路,康王不得不再停留些时日。
街边小摊上,小段和红红坐在棚子底下,一人端着一碗滚烫的羊肉汤。
羊肉汤香味冲,一闻到那个味道,嘴里就冒口水。
小段和红红爱吃羊肉汤,尤其是在冬天,没化的积雪堆在棚子边,棚子下的大锅一直烧着火冒着热气,羊肉软烂。
小段现在有钱了,要了大份的羊肉汤,还要了一盘羊肉。羊肉削得薄薄一片能透光,一大盘子分两半,倒进小段和红红各自的汤里。
红红抱怨小段最近都不出来,“这场雪下得大,书院难得给我们放了假,结果你又不出门。”
“我倒是想出来,架不住有个裴再,蹲在家里跟神仙似的。”小段道:“你说他怎么就那么坐得住呢,死活不愿意出门。”
“你不是说他修道吗,”红红道:“修道的人都那样吧,耐得住寂寞。”
小段从碗里舀起一筷子羊肉,“他会寂寞吗?一个假道士。”
关于裴再,小段实在没有弄明白他,他在羊肉汤滚滚的烟气中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随后把他抛在脑后。
一碗热腾腾地羊肉汤下肚,小段吃的浑身舒坦。
红红找老板打包一份羊肉汤,在小段的目光询问中,有点扭捏地开口,“我给柳杨带一份。”
小段上下打量他两眼,“带就带呗,含羞带臊的跟个大姑娘似的。”
红红小声说,“柳杨是姑娘家,她告诉我了。”
小段有点惊讶,红红说,“柳杨说,我帮过她,她不想瞒我,所以把她的事情都告诉我了。”
“这大雪天,她没赶得及回家,还在书院呢,”红红吭吭哧哧,“也不知道有没有一口热饭吃。”
小段把脸凑到红红面前,“兄弟,梁祝看多了吧。”
红红推开他,“你真烦人!”
小段哈哈大笑。
他乐颠颠地回到裴府,院子里,不鉴往绿豆的窝里铺了层褥子。
小段人还没到,身上的味儿先飘了回来。
不鉴皱眉,“一身羊膻味儿。”
“就您金贵,”小段呛不鉴,“不愿意闻你憋死。”
小段从小盒里抓了把绿豆,绿豆飞到小段身边,站在他手上。
“好绿豆,”小段喂给它几粒吃的,“你跟着我,我还拿你当信鸽,咱们大江南北随便飞。我不嫌你回来的晚,只要你回来就成。”
不鉴在旁边发出很不屑的一声嗤笑。
小段摸了摸绿豆,一指不鉴,“去,啄他!”
绿豆冲着不鉴就去了,啄他的头发和肩膀。
不鉴摆摆手,“惹不起我躲得起。”
裴再从外面回来,青纱缟冠,斗篷带霜,一身寒凌凌的回来。
绿豆直冲到裴再面前,小小地身体晃了晃,绕过裴再飞回到小段肩头。
“又在逗鸽子。”
小段歪着头给绿豆塞了点吃的,悄悄指着裴再,“去,啄他。”
绿豆不为所动,脑袋左看右看。
裴再走上台阶,拿了几粒豌豆去喂鸽子。
“这鸽子养好了伤,看着很精神。”
在他刚要碰到绿豆的时候,绿豆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裴再有些稀奇,绿豆最亲小段,换女也能陪它玩,连不鉴都能摸摸它的脑袋,只是不让裴再碰。
小段看乐了,他招呼着绿豆,“好绿豆,真乖,咱们这群人里数你最聪明!”
裴再失笑,他放下手里的几粒豆子,道:“你三叔公要启程回京了,明天出门去送他。”
小段摸着鸽子,“虽然天晴了,可是雪还没化呢,这能上路吗?”
裴再道:“过两天可能还要下雪,趁着这个空档先启程吧,他想在年前赶回京城。”
小段点点头,有点好奇,“你怎么知道过两天还要下雪,新平雪不多的。”
裴再走进屋,“看天色。”
小段背后嘀嘀咕咕,“您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隔日清晨,蒙蒙的天光之中,裴再和小段在新平县外的三仙河送别康王。
三仙河水量大,不上冻,离得近了,还能听见流水哗哗的声音。
小段裹着厚厚的斗篷,风吹得人要睁不开眼,他跺了跺脚,看天边灿烂的朝霞。
康王坐在马车里,他叫小段过去说了几句话,无非都是些长辈的叮嘱,不许淘气,上进读书之类。
小段一一应下。
避开小段后,裴再走上前,隔着马车帘子与康王说话。
“小段是块璞玉,璞玉仍需雕琢,”康王道:“裴大人,这就要多劳你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