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1 / 2)

🎁美女直播

*

以前的西周分封制,划一片地盘指给某个诸侯,只要能打下来,打下来多少都是那个诸侯的,打不下来就算。

现在的熙州分封制,划一片地盘给王韶,说明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大宋的,打下来之後也还是大宋的,打不下来……

反正不可能打不下来就算。

王韶:!!!

他本来以为现在的进度已经够快了,没想到官家的野心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大,一下子弄得他压力又上来了。

不行,他得把狄元帅留下帮忙。

永兴军路是大宋唯一一个以军命名的路级单位,平西统镇大元帅狄青亲自坐镇永兴军路足见那地方的重要性。

就是吧,一般打仗打不到永兴军路境内,沿边几路那边战事要紧狄元帅就到哪儿去,一年到头在其他几路待的时间比在永兴军路多的多。

哪儿需要狄元帅狄元帅就往哪儿去,神出鬼没居无定所,所到之处番邦无不落荒而逃,一个人的威慑力比一支军队都大。

前几年靠嘴皮子和钱招抚番邦,能用钱拉拢的都拉拢的差不多了,现在只能靠武力招抚,很多之前没有显露出来的问题在开战之後都显露了出来。

西军将士骁勇善战,杀红了眼後谁的话都不听,战前强调了多少次不许杀降不许杀降不许杀降,等到攻入城中一眼看不住还是会见人就屠。

礼仪之邦要有礼仪之邦的样子!屠戮不符合他们的气质啊喂!

最重要的是,杀降的事情传出去谁还敢投降?、

所有敌军都拼死抵抗,他们的攻城难度能高上天。

官场军中都黑幕重重,人活着家里才有念想,死了的话连抚恤金都不一定能落到媳妇孩子手里,别杀红眼了连自家死活都不顾。

什麽叫招抚?招抚就是能劝降的尽量不要动兵。

能不动兵就不动兵,伤亡越少越好,士兵都是血肉之躯死了活不过来,人都没了有军功也没法弥补对家人的伤害。

王韶打仗很猛,但是打起来的时候依旧要尽可能的减少士兵伤亡。

现在的问题是,他下令往前冲的时候将士们嗷嗷呜呜头也不回往前冲,他下令停下来的时候还有部分将士继续嗷嗷呜呜往前冲。

问就是“啧,文人”,他们往前冲是乘胜追击,打着打着停下是贻误战机,白面书生就是不会打仗,他们在军中摸爬滚打那麽多年他们还不知道怎麽打吗?

王韶:……

他都快黑成炭了还要被骂白面书生,他找谁说理去?

整顿军纪令人头疼,一边打仗一边整顿军纪更令人头疼,尤其军中将士哪儿不满意了就人身攻击说他文人出身不懂兵事,真是有理也说不清。

狄元帅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整顿军纪或者是带兵出击任选其一,或者狄元帅负责接下来的战事让他专心安抚刚打下来的地盘,不管怎样反正不能闲着。

狄青:……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还有拒绝的余地吗?

行吧,战事他来接手,王大人安心稳定後方。

官家还派了个出身外戚的大将高遵裕来熙州给王大人当副手,高将军虽说有些皇亲国戚的毛病,但是正经事情上还是靠得住的。

而且新来的帝王耳目李宪李公公是他的老熟人,他们之前打过很多次配合,都知道彼此的行事作风,王大人专心接收地盘就好,不用担心李公公会阻挠战事。

这麽说吧,李宪在战场上比他还猛。

正常情况下,皇帝派到军中的监军耳目都会阻挠战事,但是李公公不正常,他指挥作战比武将还在行。

大宋的宦官看着不起眼,实际上卧虎藏龙。

也是,宫里有延福宫教导小宦官四书五经,墨义考试过关的小宦官才有资格进宫,想到皇帝跟前伺候要经过的考试没比考进士简单哪儿去,能被皇帝重用的自然不可能是简单人。

王韶可能管不住麾下武将,狄青出马形势立刻逆转,毕竟狄元帅是正儿八经的行伍出身,和文人没有半点关系。

几个人分工明确,王韶负责利诱招抚以及後勤,狄青负责武力招抚,李宪负责随时给官家打小报告汇报情况。

方方面面都顾及到,有坏心思的家夥们想歪曲事实栽赃陷害都难。

大宋这边稳住情况,吐蕃木征部就迎来了灭顶之灾。

摧枯拉朽,这才是真正的摧枯拉朽。

战事全权交给狄青,王韶专心修碉堡,大军打到哪儿碉堡修到哪儿,修过去後立刻开始收拢人心。

这几年派出去的商队不是吃干饭的,拿着他签的关引就要为他做事,有些事情官府不方便出面可以让商队的人来。

只要宣传工作做的好,民心就能迅速稳定下来。

木征接连战败已经丢了好些地盘,上次战败後已经退到洮河西岸,丢了的地盘大概率拿不回来,生活在那些地方的子民大概率也都要成为宋的子民。

洮河周边大部分都是唃厮啰子孙的部落,虽然都是唃厮啰的子孙,但是关系却称不上好。

宋军受挫时他们纷纷起兵反抗,宋军连战皆捷他们也不端着,找准机会就投降,也省的被大宋接管之前再挨一顿胖揍。

兄弟?呵,互相插刀的也能叫兄弟?

别套近乎,他们就是有点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战事进入白热化,狄元帅指哪儿打哪儿,王大人到哪儿建设哪儿,明明没有过去多少天,大宋的碉堡愣是一路修到了河州城外。

河州再往西北就是湟州,那边是董毡的地盘,不归木征管。

王雱来西北的时间短,不知道这边打仗或者招抚番邦是什麽情况,这些天光听那边的战报都听呆了。

按照他的理解,招抚——招抚失败——武力招抚——成功或者失败,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至少得小半年。

要是中间再掺杂些朝中关于要不要接收番邦部落的争执,战线还能拉的更长。

看看秦凤路、不对、看看熙河路那边,不到半年时间直接扫平了洮州以及南山诸羌,打的吐蕃连抵抗的心都不敢再有。

狄将军刚过去的时候吐蕃各部还想联合起来派兵偷袭,大宋是深入吐蕃境内作战,如果能断绝大军後路,前头的军队就会断粮。

但是吐蕃人低估了狄将军的能耐,後路没断都不耽误他强抢吐蕃军队的军需来供应自家部队,後路被断那就是大宋版的破釜沉舟,不把对面全打趴下就绝不会撤退。

最後就是那波吐蕃部落的大本营被狄元帅率兵扫平,派去断大宋归路的那波也没能幸免,一方逃一方追,狄元帅沿途又攻克好些座城,刚刚好把所有能和木征打配合的城池部落都一网打尽。

你们吐蕃人……故意的?

他们大宋的军队这麽厉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