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鉴清看向父亲,她的想法和二婶一样,送人也行卖也行,要卖就卖去北平,北平城中,不乏痴迷书画的达官显贵,他们的势力或许能与温家及其背后的力量相抗衡。
可这些东西父亲看得比命还要重,上一世,哪怕面临生死绝境,父亲也宁死也要守住这些传家宝,从未想过要将它们送人或变卖。
父亲身上有着书生意气的气节,亦匹夫碧血的骨气,胜过生死。
“一幅画倒还好说。”沈二叔道:“大哥,古往今来,但凡被人惦记家产的家族,没几家能有好下场。这屠家背后有洋人的支持,温家人脉又广,沈家远不及他们。清儿都已经遭遇两次危险了,只要温家对这些画还心存觊觎,咱们就一日不得安宁啊。”
沈三婶沉思片刻,突然道:“咱们是不是重点应该放在那屠小姐害清儿的事上?这温家也就是收买了罗妈,并没有做出伤害清儿的事来呀。”
沈鉴清心中一惊,她好不容易把温家摆到了明面上来,道:“三婶,我们要未雨绸缪啊。屠家的事与温家脱不开干系的。”
沈兴尧想了想,便道:“清儿说得对,咱们先用《幽溪听泉图》试探一下温家,看看他们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沈鉴清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暗自松了口气。父亲能这么说,显然是把这事放在心上了。在这场与温家的较量中,她终于不再是孤身一人。
待沈二叔与沈三叔两家离开后,沈兴尧问起女儿和陶诚相识的经过,沈鉴清将俩人认识的情形说来。
“陶诚这人总归不太熟悉,往后要是有什么事,你让忠伯他们去办。铺子里的伙计都是忠伯一手带起来的,信得过。”沈兴尧不放心女儿和一个认识不久的陌生男子在一起。
“知道了,爹。”沈鉴清乖巧地应道。
待女儿走后,王氏给丈夫拿了茶水过来:“老爷,咱们的女儿我都快不认识了,怎么这般有勇敢和谋略啊,竟然把警察都叫来了。”
沈老爷接过茶,轻抿一口,感慨道:“经历了这些事,她怎能不长大呢?咱们做父母的,反倒没有尽责。”
正如陶诚所言,警察局面对屠家,根本无能为力。警局的车子还没进屠家大门,就被拦在了外面,谁也不敢得罪洋人。最终,所有罪名都落到了季虹头上。
对沈鉴清来说,这是季虹罪有应得。
季家父母一直跪在沈家门前,两个时辰后,沈兴尧心软了。
“不过是年轻人的口舌之快,”沈老爷对着女儿说:“她也是被屠海雪利用了,未必真有要害你的心思。”
沈母也在一旁附和:“听说要是得不到咱们家的原谅,她就要被判刑三年,这一辈子可就毁了。清儿,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得饶人处且饶人?看着心软的父母,沈鉴清心中五味杂陈:“爹,娘,这世上只要彼此没有利害关系,大多是心善的人,可一旦牵扯上利益,大部分人都面目可憎。”
沈父沈母互望了眼,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沈鉴清又道:“爹,娘,我可以原谅季虹,但她必须出国,十年内不许再回来。”
沈兴尧知道这是女儿最大的让步了,点点头:“好,我现在就跟你季伯伯去说。”
沈鉴清心里其实并不想原谅季虹,父母亲人被杀的仇恨,她永远都忘不了,恨不得将那些人都赶尽杀绝。但她也清楚,把人逼到绝路,对方很可能会鱼死网破。
沈家与季家相交数十年,共同的朋友众多,难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到那时,沈家的大度与宽容,说不定能成为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最终,季虹放了出来,不过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甚至登上了《新江报》,只是没有指名道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