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到了我会告诉你的。”
罗芸青没说别的……只要她没想到要什么,林大川就不会去买!
第二天,两人没去石矿厂,而是去了山里。
做洗头膏的榆树皮用完了,得去剥点回来。
周大娘女儿厂里,有可能随时都会来订货。
只是当两人到了山上时,才发现山谷中有不少的人……
有人采蘑菇、有人挖葛根,欢歌笑语一片。
王如花顿时五官抽成了团:“……她们这是……”
罗芸青笑笑:“可能是想学我们发家致富!”
“扑!”
王如花乐成了一朵喇叭花:“哈哈哈,那就祝她们发大财了,我们去别的地方吧。”
这里人这么多,看到她们剥树皮会好奇。
万一她们也都学着剥,那这片树林就遭殃了。
罗芸青点点头:“我们去松林下,那边的榆树以前没剥过。”
“嗯。”
两人转身走了,很快有人发现了她们……
“她们去别的地方了?”
这个山谷不大,谷中大的葛根早就挖光了,余下的都不大,几个人正挖得满头大汗。
周小芳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了一眼众人挖在地上的葛根,开口说道:“别管她们,这里又不是她们种的,怕什么。”
“她们去了别的地方挖更好,没人跟我们抢。”
就是。
孙晓玉点点头:“今天我们挖了这么多,肯定能洗不少粉出来,等粉一出,我们就去石矿厂卖凉皮去。”
这么多葛根,手掌都挖起泡了,淀粉肯定不少!
周小芳心情很激动:“嗯嗯嗯,我们一起去!”
罗芸青与王如花没去管别人在干嘛,她们关心的是买房子与落户的事。
不过,宋之晴办事是真的利索。
仅两天时间,王如花的房子和罗芸青落户之事全办好了!
王如花买的是城郊边上的私人院子,而且还不小,房子加院子超过两百平方,只花了一千八百块。
“哈哈哈,我也是有房子的人了。”
看着一张奖状似的过户手续,也就是这时代的房产证,她笑成了一朵花。
这时代的户口本也简单,牛皮纸似的封面,小学生作业本大小。
罗芸青很开心。
宋之晴那个亲戚,非常好。
不仅帮她落了户口,还把口粮问题也解决了。
只要她交钱买工分,以后每个月生产队上都分粮!
不是粮的问题,而是将来分田到户,她也有一份!
“总算把户口落下来了,过几天就找人把七姨婆的房子修了。”
七姨婆是个孤老太,是大队上的五保户。
这老太太特勤快,快八十岁的人了,也不肯去敬老院吃喝等死。
除了大队上分的口粮外,就靠自已一个人种了几分自留地过日子。
她是宋之晴奶奶的一个远房堂妹。
几个孩子都没了,孙子也没有一个,现在罗芸青与她认了干亲。
王如花听了这话后,一脸感叹:“大妹子,认亲是好事,只是以后你责任可就重了。”
罗芸青笑道:“没事,老人家有口粮,给我添不了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