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返回东平,韩烈家人
这一点,韩烈倒是没有料到。
否则他前晚做的事情,尤其是带回陈圆圆这事,要是真要追查的话,实际上是很容易露馅。
此刻,安山闸码头上,看着严忠的船只离去。
胥吏出身的郭虎,军户出身的罗平安,都有些羡慕的看着韩烈。
“大人,听说严大人,邀你入京,为何你却拒绝了?”
罗平安是军户出身,要是能上战场,还有立功升迁的机会。
所以他对韩烈拒绝入京,颇有些不解。
这在他看来,这可是大好机会啊。
韩烈淡淡一笑,看着波涛汹涌的运河水面,豪迈的笑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功名自当马上取,岂是紫禁城之中能够取得?”
大老粗的郭虎,斗大的字不是一箩筐,听到韩烈诵读的诗词,连忙笑着拍马屁道。
“好诗,大人作的诗听得人热血沸腾呢。”
出身胥吏的郭虎,户籍都是贱籍,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升迁的那种。
对于他来说,若能够跟着韩烈左右,那都是最大的福份。
因为韩烈是官吏,是可以升迁的。
他只要跟着韩烈,即便做个门子,下半辈子都会有保障。
“哈哈哈……”
韩烈大笑一声,抬手指了指郭虎告诫道。
“虎子,以后多点书,别马屁拍到马蹄上去。”
“啊?”郭虎挠挠头,有些傻眼的看着韩烈。
罗平安同样也是个大老粗,但老于世故的他,却反应过来了。
“笨蛋,大人的意思,这诗不是他作的。”
“俺才不管呢,反正是大人读出来的,那就是大人作出来的。”
郭虎却是理直气壮的回道。
“虎子,你这是给我招黑啊。”
韩烈摇了摇头,却也没有跟他争辩。
“虎子,弟兄们这次辛苦了,我这里有个发财的消息。”
“严大人昨晚告诉我,汶水堤沉船河底,至少有上千两银子。”
“你现在带着壮班的兄弟,叫上一些会水的渔夫,前去打捞。”
“打捞上来的银子,莫要声张,回来后,我们留下一半,分给弟兄们当赏赐。”
“另一半我要带回州衙,疏通一下州衙关系。”
听到韩烈的话语,罗平安和郭虎都不由眼前一亮。
水底有一千两银子?
还能留下一半,弟兄们一起分,这简直是天降横财啊。
兴奋不已的郭虎,立马就大声回道。
“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一两不少的,把银子找回来。”
“大人,要不我也去帮忙?”罗平安见郭虎,一溜烟跑回去叫人了,有些眼热的说道。
“银子又不会跑了,你们都走了,万一码头和集市上有事,谁去处理?”
韩烈淡淡的一句话,罗平安只得讪讪一笑,带着手下士卒,前往巡逻而去。
“庆之,朝廷的人都走了吗?”
在巡检司衙署内,见到韩烈回来,头戴纱帽,身穿一袭青衣袍服的陈圆圆,虽然一身男装打扮。
却也是难掩她俏丽模样。
“嗯,都已经走了。”
韩烈点点头,接过陈圆圆递来的茶水,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圆圆,明天随我去东平城,带你去见见我父母。”
“然后,你先在我家中住下,这里太简陋,让你受委屈了。”
听到韩烈要带她回家,陈圆圆惊喜之余,心中一时也有忐忑不安。
她已经知道韩烈家里,父亲是读书人,现在在同知署担任幕僚,母亲也是官绅之后。
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
这样的家庭,在大明那可是书香门第,士绅之家。
在她看来,只怕是很难接受她这样贱籍出身,成为韩家媳妇。
“庆之,我能不能跟在你身边?”
犹豫了一下的陈圆圆,有些怯弱的看着韩烈,眼神之中透着一抹哀求之色。
“好啦,你愿意留下,便留下,但随我回去见见我父母,还有大姐小妹可好?”
韩烈见她这楚楚可怜的模样,也是一阵心疼,连忙拉着她的纤手,笑着说道。
“庆之,谢谢你。”陈圆圆是真没有见过,如韩烈这般温柔,又对她尊重的男子。
以至于短短一天时间,她就对韩烈产生了一种依恋。
“走,我带你去集市转转,看看有什么需要,我给你买。”
面对韩烈的宠爱,陈圆圆一脸高兴的点了点头。
来到集市上,还是头一次来到山东的陈圆圆,看着与江南水乡,截然不同的热闹的集市,一时充满新鲜和好奇。
“庆之,这个是武大郎炊饼吗?好像好好吃哦。”
“嘿嘿,那就买一个尝尝。”韩烈笑着连忙掏钱,买了一块。
“还有这个糖葫芦,我也想要。”
“买……”
韩烈看着天真烂漫的陈圆圆,也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如此倾国倾城的美人,这般纯真的性格,活脱脱的甜妹子啊。
是个男人都会喜欢好不。
陪着陈圆圆在集市上逛了一个上午,下午韩烈在衙署处理手头公务之时。
陈圆圆就像一只猫咪一般,安静的坐在一旁,看着手中的书籍,时不时还给韩烈续上一杯茶水。
这份默契感,当真让人赏心悦目。
傍晚时分,郭虎带着人兴冲冲而回。
大嗓门的郭虎,一脸振奋的来到韩烈面前。
“大人,你猜我们打捞上多少银子?”
不等韩烈回答,郭虎便自顾自的说了出来。
“一千三百两银子,还有一些金银首饰,怕也值个二三百两银子呢。”
紧跟着进来的罗平安,听到郭虎的话,建奴的咽了咽口水。
“虎子,你没有数错吧?”
“说啥呢,我可是请了王书吏清点的,这能错?”郭虎不高兴的说道。
“看来收获颇丰,兄弟们也辛苦了。”
韩烈点点头,在二人期待的目光下,沉声说道。
“留下六百两银子,还有那些金银首饰,其余银子,巡检司之内,所有兄弟,一律平分。”
“虎子,老罗你们二人多拿二十两,我那份就不要了。”
韩烈这么一说,郭虎和罗平安立马就急了。
“大人,那怎么行,按理来说,这份银子都是你一个人的。”
“你能够给弟兄们分上三五两,那都是仁义之举。”
罗平安激动的说道。
郭虎也附和道:“大人,我看你留下三百两,剩下四百两,我和老罗一人五十两,其它的给弟兄们分了。”
罗平安和郭虎自然喜欢钱,但他们也明白,这钱啊,韩烈拿了,他们才有资格拿。
“不必了,就按我说的办,告诉弟兄们,今后只要跟着我韩烈,不说大富大贵,只要有我韩烈一口吃的,绝对少不了兄弟们的。”
韩烈大手一挥,态度坚定的说道。
“大人仁义,我等今后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人恩德。”
感激涕零的罗平安和郭虎,噗通一声跪倒在韩烈面前。
“都说了是兄弟,自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韩烈笑着伸手扶起二人之余,郑重叮嘱了二人一句。
“我们打捞起银子一事,对外不要声张,若有人问起,就说具体数量不知道,这事要告诉弟兄们,以免被有心人惦记。”
“大人放心,这事我们早就叮嘱过兄弟们,待会分银子的时候,我们会再次重申一遍。”
转眼之间,大半个月时间过去。
韩烈这段时间,带着陈圆圆回了一趟东平城。
原主韩烈是东平土生土长之人。
父亲韩怀山是州城的秀才,考了几十年也没有考中举人。
要不是韩烈祖父,曾经担任过县主薄,留下一笔资产,就韩怀山这样不事生产,韩家早就揭不开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