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崩溃的卫所制度
在家中与父亲谈好搬家事宜,韩烈随后来到东平州同知署,完成交接职务,正式卸任安山闸巡检司巡检使一职。
巡检司的弓箭班,壮班衙役,在大明属于临时工作人员。
他们甚至俸禄都没有,平日的收入,主要靠巡检司收取的一些额外收入,充作收入。
这也导致这些衙役,平日里会干出压榨商户勾当的原因。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烈要把这些人带走。
同知署丝毫没有意见。
同样,罗平安,郭虎,陈长林以及那些衙役们,会选择跟随韩烈走的原因。
上次韩烈一口气拿出几百两银子,用作奖赏众人。
罗平安和郭虎二人,各分到一百两银子,其余一众衙役,每人也得到几十两银子。
这笔奖赏相当于这些衙役,一两年的收入。
如今韩烈升官,要带他们去鱼台上任,编入百户所冲动军户。
郭虎他们无不是欣喜若狂,身为胥吏的他,可是贱籍。
编入军户之后,他们就可以上阵杀敌,立功之后,还可以升迁。
这样的机会,谁会不想要?
这段时间来,经过韩烈的训练,巡检司内的四十名衙役,加上罗平安,郭虎,陈长林一共四十三人。
基本上都已经脱胎换骨,每一个人的战斗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而且在大家心中,也都把韩烈当做了主人家。
也就是说大家伙,相当于成为韩烈的家兵。
翌日出发之时,严忠看着韩烈集合的队伍,也不由有些眼馋。
“庆之,你手下这帮弟兄,个个精神抖擞,杀气腾腾,让人羡慕啊。”
这话倒不是恭维,严忠这次赴任,只带了七个家兵随从。
连家眷都没有带,主要是手中钱财有限。
加上又在京城,养家兵费钱不说,养多了也容易遭人诟病。
但看到韩烈手下,竟然有四十三名家兵,而且人人身穿皮甲,手握刀枪,肩背弓箭,俨然就是一支小队精兵。
这如何不让他羡慕?
“严大人说笑了,卑职的手下,不就是您的手下?”
“大人要是喜欢,我让老罗带着弓箭班的兄弟,追随在大人帐下效劳。”
韩烈倒也没有吝啬,当即就把罗平安推了出去。
“哈哈哈……”
严忠对于韩烈的爽快,十分满意和高兴。
大笑之余的他,摆手笑道。
“庆之说得对,有你协助我,维护济宁州运河段安全,我还是很有信心的。”
“而且我已经调任你姐夫李元忠,前来我帐下担任百户。”
“他手下也有十几名兄弟,足够我稳定济宁守备千户所局面。”
昨日李元忠与严忠一见投缘,加上韩烈的关系。
严忠直接拍板,给兖州卫同知陆明请调,让李元忠担任自已帐下百户。
说起来韩烈的武术师傅,就是李元忠的父亲。
这也是李元忠能够迎娶他大姐的原因。
济宁州与东平州,都是兖州府治下州县。
大明永乐年间,济宁州还是济宁府,当时的济宁卫,可是有官兵五千六百余人。
运输的船只就有一百五十余艘,光屯田就高达两千四百余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