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二老同意留下,家人安排
“不瞒二老,此次晚辈,刚刚清剿完微山湖境内,盘踞在湖泊各岛屿上的多股水匪。”
“缴获钱财一百二十万贯,这笔钱财,有一半需要上交国库,为朝廷分忧。”
“剩下一半,根据陛下给我们锦衣卫的密旨,用作招募兵马所用。”
“我有权利拿出一半,建造火器局,打造兵器。”
“还请二老,暂留于此,担当教习,晚辈感激不尽。”
韩烈打着锦衣卫的幌子,说自已是奉命在地方上整兵备战。
这一点,毕懋良和毕懋康倒是没有怀疑。
因为他们兄弟,此番离京退休前,就获悉了洛阳陷落,福王被蚁贼李自成烹煮而食的消息。
而且李自成率领的叛军,正在攻打开封。
眼下朝廷正在调集大军,驰援开封战事。
一旦开封不保,山东河北必然,遭受叛军攻击。
这个时候,朝廷派出将领,在山东组建兵马,进行防备,这完全是合情合理。
“庆之,报国之心,老朽佩服。”
毕懋康与兄长毕懋良交换了一个眼神,颔首说道。
“我们一家老小,都是庆之所救,别说你是为了国事。”
“即便是私事,救命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老朽兄弟虽然年迈,但还能日食一斗。”
“我兄弟家人,一辈子都在研制火器。”
“既然庆之用得上我们,我们便留下来,教导几个月,为你们打造一批火器和火炮,以备军用。”
“感谢二老襄助,请受晚辈一拜。”
韩烈闻言,欣喜的拜倒在地。
这一拜,韩烈绝对没有半点作伪,而是实打实的发自内心的感激。
现在他虽然安排罗平安,米继宗等人在黄山岛,郗山岛,万福岛招募训练了五千兵丁。
没有战马的步卒,即便再训练,也不会是满清建奴铁骑的对手。
但要是有了燧发枪和火炮,五千人的军队,那战斗力可就不可估量了。
一行人乘坐船只,在傍晚时分,抵达东鱼屯码头。
在韩烈的热情招待下,毕懋康和毕懋良一家,在屯子内的客栈住了下来。
而在回来的路上,毕懋康兄弟,已经把成立火器局,所需要的材料,全部给韩烈书写了一遍。
制造火炮,需要大量的铜铁,燧发枪枪管,也需要铁矿石。
除了这些东西外,制造弹药,主要材料就是大家熟悉的硫磺,硝石,木炭了。
“长林,安排一队士卒,务必保证二老一家人的安全。”
“凡有所需,一律照办,不得有丝毫怠慢。”
韩烈亲自带人,把毕家二老一家人,安顿好了,还不忘嘱咐了陈长林一声。
“大人放心,卑职让王庶亲自负责。”
一旁的王庶,连忙拱手道:“大人,卑职定然不负所托。”
王庶是安山闸乡人,衙役出身的他,读过几年书,后来跟着郭虎做了衙役。
算是韩烈最初的家兵之一。
二十出头的他,一脸憨厚,为人踏实,骑射刀法都不弱,寻常十来个大汉,他都能够轻松应付。
“辛苦了,好好干。”
韩烈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以表亲近之意。
因为父母和陈圆圆一大家子人,已经在百户所营地安顿了下来。
离开客栈的韩烈,急匆匆便赶了回去。
“长林,明早你去一趟县衙,问问吴知县。”
“让他推荐几个商人,我们需要大量购买铜铁和火器材料,问问他有没有人推荐。”
在回到百户所营地时,眼看天色已晚,韩烈吩咐了陈长林一声。
“这段时间辛苦了,今晚你不必当值,好好休息去。”
“是,大人。”回到百户所营地,陈长林倒也不担心安全。
营房后院韩烈的私宅内,华灯初上,陈圆圆陪着韩烈的父母,还有妹妹一家人正在吃饭。
见到突然回来的韩烈,一家人都高兴的站了起来。
陈圆圆更是惊喜的跑了上来,如飞燕一般扑入了韩烈怀中。
“庆之……”
“圆圆,有没有想夫君啊?”韩烈双手抱起陈圆圆轻盈的身体,原地转了一圈笑问道。
“嗯。”在家人的注视下,陈圆圆俏脸一红,有些羞涩的埋首在韩烈怀中。
“庆之回来了,快坐下吃饭。”
母亲谢氏看到小两口,亲密的举动,满脸都是笑容。
父亲韩怀山,也是面目微笑。
看着儿子这般出息,他可是比谁都高兴。
小妹韩幼娘,娇笑着打趣道:“二哥,你们小夫妻亲热,应该回房去,这里可是客厅呢。”
“幼娘,二哥和嫂子久别重逢,这不高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