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济宁攻防战打响
“建奴鞑子,汉奸走狗,休要狂吠,我大明只有战死的儿郎,没有像尔等猪狗一般奴才。”
济宁城东门城楼上,面对李国翰的叫嚣劝降。
李元忠手举战刀,冷声大骂道。
“明军威武!”
城头上的千户所将士,看着城下旌旗猎猎,军容鼎盛的建奴将士,虽然心中发怵。
但在李元忠的鼓舞下,将士们却也是人人高举手指武器,扬声高呼而起。
“明军威武!”
……
城头之上,一千二百名士卒,加上一千乡勇,三千征召协助守城的民夫。
人数上倒也,不逊色城下清军。
知州朱光,通判王世英,亲临城头,鼓舞将士守城。
致仕的工部侍郎黄希宪,为了激励将士,更是拿出十万贯钱财,来到城头之上,当众赏赐所有守城的军民。
另有城中豪绅,官吏组建数百甲士,在城中巡视,以安民心。
此时此刻的济宁军民,可以说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千户严忠,坐镇在南门城楼,手下几个百户,各自领兵镇守各门。
东门外的李国翰,被李元忠一顿大骂,愤怒不已的他,指着城头吼道。
“各甲喇列队,准备进攻!”
女真八旗兵马,以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
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设甲喇额真。
五个甲喇为一旗,设固山额真统军。
各旗又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
李国翰就是汉军镶蓝旗固山额真,隶属满洲镶蓝旗旗主阿巴泰统属。
这也是为何说李国翰,在阿巴泰家族子弟面前,可以自称奴才的原因。
因为在建奴满清朝廷内,非本旗子弟,连自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
随着李国翰一声令下,一千五百名汉军镶蓝旗骑兵,迅速向济宁城头,展开了弓弩射击。
另外一支步卒,快速抬起云梯,推着冲城车,在骑兵弓弩掩护下,朝着城门城墙蜂拥而来。
“举盾,依靠墙体躲避箭矢。”
眼看敌骑发动骑射,李元忠当即挥舞手中令旗,大声吼了起来。
城墙上的士卒们,听到令旗手的指示与吼声,纷纷靠着城墙蹲下了身体。
手执盾牌的士卒,高举着樯盾,把身体藏在盾牌之下。
“嗖!嗖!嗖!”
密集的箭矢,犹如飞蝗一般,从天而降,落在城头内外。
藏身墙体和盾牌下的士卒,不时有人中箭,而发出一声声惨叫。
随着三轮箭矢落下,城墙内外,落下一堆箭矢。
不过因为事先有准备,建奴骑兵发射的箭矢,却仅仅给城头上,造成数百余人的伤亡。
而且这些受伤之人,还多半是缺乏训练的民夫。
“弓箭手准备反击!”
眼看建奴步卒,冲了上来,敌骑开始后撤,李元忠再次挥动令旗,扬声吼了起来。
“滚木,擂石,给我狠狠地招呼起来,往建奴鞑子身上,使劲的砸啊!”
“放箭,放箭……”
“弟兄们杀啊!”
城头上一千多军民,纷纷冒头而起,拿起一切可以攻击的武器,朝着城墙下的建奴鞑子,展开了猛烈的反击。
虽然城头的军民,在李元忠的指挥下,拼命的进行了反击。
但济宁城墙,高度不过两丈,建奴士卒抬着云梯,在弓弩手的掩护下,人人奋勇,动作迅捷,一个个如狼似虎。
在连续的几个猛攻下,很快就冲上城头。
“定然烽火求援,其他弟兄,随我杀啊!”
李元忠眼看建奴杀上城,一提手指雁翎刀,带在身边一队亲兵,悍然冲了上去。
随着建奴士卒冲上城头,越来越多的建奴鞑子,蜂拥着冲了上来。
就在局面失控之际,严忠带着三百人马,从南门支援而来。
“杀啊!”
挥舞着战刀的严忠,怒吼一声,率先冲入战场。
“杀~啊!”
众将士们,见到主将奋勇在前,军心士气一时大振。
城头之上一千多军民,无不是悍不畏死的扑杀而上。
一场激烈的战斗下来,冲上城头的两百余建奴鞑子,尽数被斩杀。
但城头上的守军军民,却付出三百多人的伤亡。
若不是严忠及时赶到,东门必然失守。
“建奴鞑子的战斗力,实在太强了。”
严忠看着暂时退下的建奴,脸上满是凝重之色。
“严大人,济宁数万百姓就在身后,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誓死也要守住城池。”
浑身是血的李元忠,冷声说道。
“我相信,庆之一定赶来支援我们。”
“你说的对,为了身后的七万百姓,我们唯有死战!”
在严忠的激励下,城头上的军民,无不是表情坚定,目光凶狠的吼道。
“死战!死战!死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