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渡口之战打响
大明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
韩烈率领兵马,抵达济南城外时,他帐下人马已经膨胀到三万之众。
没错,就是三万人马。
之所以兵力会在短短十余天时间,多出一万七千人马。
主要是因为,韩烈率领大军,从泰安北进济南府时,沿途收拢了大批流民。
要知道建奴自入侵山东来,所到之处,无不是烧杀抢掠,导致各府州数十个城池,遭到破坏。
高达一百五十万百姓,受到战火波及。
当韩烈率领的明军,打出反攻建奴的旗号时。
沿途的青壮百姓,各州县的溃散官军,无不是争相加入到了韩烈军中。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加入韩烈军中,能够吃饱肚子。
如今兖州,东昌,济南各府,几十个州县城池,百姓手中的粮食,早已经被建奴鞑子,搜刮一空。
在这大冬天之内,饥寒交迫,每天都有人冻死和饿死。
加入军队,不说能够报仇雪恨,为国尽忠。
光凭能够吃饱肚子这一条,就足以让百姓,趋之若鹜。
要不是韩烈控制了人数,只要精壮青年,以及有官军经历的人员外。
他的军队,这个时候,十万之众都可以拉起来。
为了安置投奔的百姓,韩烈以泰安守备的身份。
任命了帐下将领李洪斗,暂代泰安州千户所千户一职,负责全权州城事务,并安顿百姓。
同时,任命杨彩暂代州同知一职,协助管理城中百姓。
“报!”
“启禀大人,济南城内的建奴人马,昨日撤出城池,大军正在北店子渡口和邢家庄渡口,抢渡黄河。”
韩烈率领兵马,刚到济南城外,带队的侦察的郭虎,飞马来报。
“大人,北店子渡口就在城北十里外,现在赶上去,还来得及。”
杨衍在旁,立即拱手道:“邢家庄渡口,在西北三十里外,路途遥远,我们现在要是追过去。”
“怕是建奴已经渡河逃了。”
韩烈闻言,颔首点头道。
“命令,齐翼龙率领后军,进入济南城,安顿百姓。”
“其余各部人马,立即绕城而过,随我前往北店子渡口,务必把逃窜的建奴人马,给拦截下来。”
韩烈现在虽然有三万人马,但他并没有盲目的把新兵,编入各军之中。
火枪营,火炮队,中军骑兵队,包括杨衍的新军,都是独立成军。
只是齐翼龙,率领一千老兵,把收编的一万七千新军,编入后军之中,充当预备兵马。
眼下,随着局势的突变。
韩烈当机立断,让齐翼龙率领后军入城。
他亲自主力各队人马,在杨衍的引路下,直奔北店子渡口。
北店子渡口上,内大臣图尔格率领的一万人马,裹挟城中三万多青壮。
运输着缴获的军需物资,钱粮物品,正在拼命的装船。
图尔格本人,与受伤的阿山,还有之前被李国翰护卫,逃回来的另一名内大臣多尔济达尔罕。
作为第一批人马,于清晨时分,渡过了黄河。
此刻渡口之上,负责统军的是辅国公斐洋古。
四个甲喇的女真八旗士卒,整整六千人马,三千人马在码头外围警戒防御。
三千人马在码头内,督促胁迫着裹挟的三万青壮白皙,拼命的往船上搬运着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