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让崇祯知道,这天下还得是读书人的天下。
武夫嘛,只配由士大夫指使。
对于其中根源,一无所知的崇祯,正想让韩烈立功,对于张缙彦这个提议,当即便拍板道。
“着内阁拟旨,长平侯韩烈,授予提督河南,山东军务总兵官。”
“即刻返回临清关,驰援开封战事。”
张缙彦一愣,连忙拱手而退。
他实际是不太建议,让韩烈率军驰援。
他的主张是让降职的原临清关总兵刘泽清,出任河南总兵,驰援河南。
并调凤阳总兵黄得功,漕运总兵刘良佐,汇合支援开封。
不过,他的这个想法,被金之俊,曹溶等人否定了。
原因刘泽清刚刚降职,手下兵马不堪大任。
黄得功倒是可用,可漕运总兵刘良佐,坐镇淮安府,负责漕运安全,不可轻动。
事实上张缙彦这个兵部尚书,也是赶鸭子上架之人。
若不是当时兵部左右侍郎金之俊,倪元璐都是东林党人,根本轮不上他这个无派别的人上任。
事实上陈新甲被杀之后,朝廷任命的兵部尚书是冯元飚。
但冯元飚仅仅在位一个月,眼看局势无法挽回,担心步入陈新甲的后尘,遂以患病请辞。
不过冯元飚请辞时,曾上书崇祯,推举东林党人李邦华,史可法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崇祯看到二人名单之后,最终都否决了。
并且一意孤行的任命了张缙彦。
张缙彦没有派别,却与大学士吴甡,王应熊等人交好,这也是他能够上任兵部尚书的原因。
接到诏书,获悉自已再次升官,成为从一品提督军务总兵官的韩烈。
立即让杨衍出城,集合兵马。
他则亲自来到皇宫谢恩。
身为长平侯的他,如今又升任提督,离京之前,肯定要进攻谢恩。
来到午门外的韩烈,经过通报之后,很快便被内侍太监,引到了谨身殿。
“微臣韩烈,叩见陛下。”
行礼之下,崇祯摆手道:“韩爱卿平身。”
“军务紧急,韩爱卿匆匆入宫,莫非有什么困难?”
其实崇祯是吩咐过宣旨的随堂太监褚宪章,让韩烈可以不必入宫谢恩。
可韩烈这会还是来了,这让崇祯自是,猜测韩烈定有所求。
“陛下料事如神,微臣拜服。”
韩烈拍了一记马屁,刚要开口。
崇祯抢先开口说道:“户部现在缺钱粮,庆之你要体谅朕,想办法筹措一二,至于你年前入京,进献的十万两白银。”
“我让王大伴,从内帑之中,调拨五万两银子,给你开拔之用如何?”
“陛下,您误会微臣了。”
韩烈拱手一拜,诚挚的说道。
“微臣不是要钱粮的,陛下的难处,国库的艰难,微臣都知道。”
“微臣今日来陛下,一是来谢恩,二是来给公主殿下送一封告别信。”
“三嘛,是向陛下要一个人。”
“庆之要何人,尽管开口,朕一律照准。”
崇祯听到韩烈的请求,毫不犹豫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