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是何人,你我莫非相识?”
李岩见韩烈气度不凡,一手枪法更是惊人,倒也没敢贸然冲上去。
因为他很清楚,他的武艺也就比任继荣强一点。
任继荣在韩烈手底下,走了不到十个回合,他冲上去显然讨不了好。
虽然红娘子武艺也不弱,但也就跟他在伯仲之间。
眼见无法力敌,韩烈又似乎认识自已,这让李岩不由有些好奇,韩烈究竟要做什么。
“李岩,红娘子之名,韩某的确有所耳闻。”
“传闻二位颇有侠义之心,曾在杞县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韩烈双手抱枪行礼喊道。
“在下韩烈,封爵长平候,提督河南,山东总兵官。”
“如今大局已定,只要二位愿意归顺朝廷,本候不但既往不咎,必当以上宾待之。”
李岩听到韩烈的招揽之言,一时也有些惊讶。
首先韩烈这年纪,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竟然是侯爵,还提督两镇总兵官。
其次韩烈的名字,李岩却是第一次听说。
举人出身的李岩,绝对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物。
论起文采和武略,他在李自成帐下,也属于第一流的人物。
但是很可惜,李岩这样的人,在李自成帐下,却并未获得重用。
历史上的李岩,曾多次劝谏李自成,不光要拉拢百姓,更要善待士大夫。
出身士绅家庭的李岩,深知官绅豪强,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
尤其是攻陷京城,必死崇祯之后,李岩力劝李自成,重用投降的明朝官吏,以此拉拢人心,稳定士大夫阶层。
然而,李自成不但没有听李岩的,反而将其杀了。
李岩的被杀,无疑是李自成由盛转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小饱读诗书的李岩,多次参加科举,可见他的骨子里,还是有着读书人的执着。
虽然如今成为一个反贼,但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忠君报国显然才是内心之中,最渴望的价值观才是。
当然,他也不可能因为韩烈几句招揽,就立马倒戈相向。
若是如此,那他就不是李岩,而是一棵墙头草了。
“长平侯说笑了,自古自有战死的将军,岂有投降求生的将军?”
李岩对于韩烈的招揽,却是不屑一顾。
如果是两年前,遇上韩烈这样的人物招揽,他定会毫不犹豫,选择为朝廷效力。
但如今嘛,立场不同,自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知道李将军是条汉子,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夫人,还有你帐下兄弟,以及这些娘子军的下场?”
“岂不闻覆巢之下无完卵?”
韩烈提枪指向战场上,被围的叛军将士,扬声高喊道。
“只要李将军夫妇愿意归降朝廷,本候承诺,所有人不但无罪,还将善待众人。”
“倘若负隅顽抗,本候也只能依照造反之罪,依律斩杀,以正国法。”
面对韩烈的威胁,李岩依旧不为所动。
“马革裹尸,虽死无憾,长平侯休要多言,我李岩深受大顺王的器重,能够为大顺王尽忠,这是做臣子的本份。”
李岩说罢,提枪跃马而出,直驱韩烈杀来。
红娘子见丈夫一脸决绝,当即提剑飞马,紧随其后杀奔而来。
“这是何苦来哉?”
韩烈摇摇头,说实在他对于李自成率领的叛军,内心还是同情的。
毕竟李自成率领的叛军,都是劳苦大众,也都是大明的子民同胞。
他们之所以造反,归根结底,还是大明朝廷对不起他们。
但凡百姓们能够吃的饱肚子,谁又会铤而走险,走上造反的道路呢?
本质上来说,农民起义军,与辽东的建奴鞑子,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性质。
在这个时代来说,农民义军与大明朝廷,可以说是血脉相承的兄弟。
而建奴鞑子属于异族入侵。
所以,韩烈对于建奴鞑子,他可以毫不手软的痛下杀手。
对于农民起义军,他的一贯主张,是剿抚并用。
李岩和红娘子夫妇,身为传奇历史人物,又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才。
韩烈自然是更希望招揽,使其成为自已自已的助力。
但是,韩烈也不是一个迟疑不决的人。
机会他可以给李岩,但若是对方一心求死,他也只能成全他。
“锵!”
面对李岩刺来的长枪,韩烈手中虎头湛金枪一挑,一招上平枪施展而出。
后发先至的长枪,荡开对方刺来的枪刃,一个猛攻,杀得李岩手忙脚乱招架之余,驱马冲出的韩烈,反手一枪刺出。
抢先一步,把红娘子劈下的长剑,给格挡了开来。
即便是一对二,韩烈也是游刃有余。
手中长枪左突右刺,杀得李岩和红娘子夫妇,只能频频防守。
“落马!”
与二人缠斗了十余个回合,韩烈一声大喝,手中长枪横扫之下,把李岩手中长枪挑飞的同时,枪杆一摆,直接把他扫飞下了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