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设立参军幕僚
因为之前,就对贾开宗,徐作霖,徐作肃,吴伯裔,吴伯胤几人,有了充分的了解。
为此,在见面之后,韩烈与几人聊得很开心。
正如袁枢所言,这五个人,各有所长,充当参军幕僚,完全是够资格。
“很高兴与诸位先生认识,你们的能力和实力,我也有所了解。”
“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身为大明子民,理当为国效力。”
“任何时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军人才是钢铁长城。”
“国无防而不立,这是国家的立足根本。”
“虽说重文抑武,也是宋元以来朝纲,但那是鉴于五代十国的混乱大背景造成的历史客观原因。”
“我大明的武人,相比起文人,也确实有所不及。”
“但是,本候想说的是,我就是武举人出身。”
“如今还不是封候拜将吗?”
“所以,只要诸位有为国为民的决心,我韩烈保证,大家都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当韩烈接见完这些来投的书生后,召集大家开了一个动员会。
在他以身作则的演讲下,帐下一众不得志书生,无不是振臂欢呼道。
“愿为侯爷效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能够做出投笔从戎的决心,即便没有多少才能,但也是妥妥的读书人。
韩烈现在兵马扩编迅速,忠义军,忠武军,忠勇军三军,整整六万人马。
加上骑兵营六千人,火器营六千人,火炮营三千人。
总兵力已经达到七万五千人。
下一步,等李岩把祥符的五千人马带回来,归德卫所重建,兵力将会扩充到八万人的规模。
这么庞大的军队,主力都是农民出身的青壮民夫。
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文盲,目不识丁的平头老百姓。
韩烈为什么要招募书生入伍,除了需要一批文士,协助军务问题外,最重要是进行一些思想教育。
想要进行思想改造,那就必须得有文化人,来进行一些必要的文字普及。
一支精锐的军队,除了要有铁的纪律外,还要有思想文化。
否则就会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
目前,韩烈的军队扩充虽然迅速,但核心战斗力。
还是火器营,火炮营,骑兵营这一万五千人。
下一步,韩烈必须加强军队训练,以应对李自成北上,以及建奴鞑子的入关。
“再次感谢大家相信本候,前来效力。”
在得到大家的支持下,韩烈拱手一拜,表达了自已谢意。
“本候征召诸位前来,就是为了设立参军幕府。”
“参军幕府,设立六曹参军,六曹主事,六曹知事。”
“品阶暂时不定,俸禄一月五两银子,吃穿住行,皆有长平侯侯府供应。”
“今后诸位若能立下功勋,本候自然会为诸位请功,论功行赏,绝不会有丝毫亏待!”
韩烈目光扫过帐下众人,郑重说道:“诸位要是没有意见,本候便先行任命六曹参军。”
众人皆无异议,纷纷点头应道:“谨遵侯爷号令!”
见众人同意,韩烈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至于主事、知事等职务,则由六曹参军进行考核后再任命。”
他顿了一顿,接着宣布道:“现在,我正式任命,贾开宗为吏曹参军,徐作霖为兵曹参。”
“吴伯裔为户曹参军,吴伯胤为刑曹参军。”
“徐作肃为工曹参军,袁赋诚为礼曹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