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劝说韩烈起事(1 / 2)

🎁美女直播

第164章劝说韩烈起事

送走李岩,韩烈来到偏厅,见到了贾开宗和徐作霖。

风尘仆仆而来的二人,这会在李之芳的陪同下,正在喝茶闲聊。

见到韩烈到来,二人赶忙起身行礼。

“见过长平侯。”

“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韩烈微笑的看着二人,笑着说道:“一路风雪,辛苦了吧?”

“有劳侯爷挂念,我们二人坐马车而来,并不辛苦。”徐作霖如实的回道。

“那就好,说说济南府现在的情况。”

韩烈点点头,李之芳见有正事要谈,告罪一声,走到了门外吩咐亲卫,守住了客厅四周。

“龚鼎孳,郑楚勋几人被免职回京了。”贾开宗率先开口,这事韩烈早就接到消息,倒也没有惊讶。

紧接着贾开宗继续说道:“曾制台因为河南叛乱,被降职留用,出任右布政使。”

“到底还是受到了牵连,以后再好好弥补他吧。”

得知曾樱被降职留用,韩烈叹了口气。

“新任的总督叫余应桂,此人与曾制台是江西同乡,仅比曾制台晚了三年高中进士。”

“早在崇祯七年,就担任了湖广巡按,后升任湖广巡抚,崇祯十三年,遭到督师杨嗣昌诬蔑,被免职下狱。”

“至今在刑部大牢已经关押了三年,曾制台称其博学多才,忠贞实干,才能远胜自已。”

余应桂这个人,韩烈还真有些印象。

说起来世人只知道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美誉,却不知道明末江西的官员士族,皆传承了江右士人忠君爱国的风骨。

明亡之后,像曾樱,余应桂,袁继咸,万元吉,刘同升等大批江西籍的官吏,都积极参加抗清活动,证明了对大明的忠诚。

最后这些人都为大明殉国而亡,而这些人的后代,大部分都拒绝为满清效力。

这些人的行动,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后代,以至于满清一朝,江西籍的士子,在满清一朝,不足明朝的一半。

余应桂的理政能力,确实不差,但用兵之道,实际比起曾樱来,都有所不如。

他出任山东总督,如果是和平时期,显然是合适的。

但在这样的风云突变的乱世,他明显是不合格。

“除了余应桂出任总督外,朝廷还任命了祁彪佳出任左布政使,黄锡衮为济南知府。”

“另外兵部下了公文,由侯爷你统率山东镇人马,围剿高杰,许定国所部叛军。”

贾开宗说到这里,见韩烈一直在认真听自已说话,遂继续说道。

“保定总督李邦华因病请辞了,李建泰接任保定总督。”

“还有陈演又入阁起复了,蒋德璟,黄景昉二位大学士被免,责令返乡养老,范景文递补入阁办事。”

“现在的朝堂之上,也是乱成一团,这真是国之将亡,妖孽四起啊。”

贾开宗伟韩烈讲了一遍朝中的事务,最后更是摇头发表了一番内心的想法。

徐作霖看了眼韩烈,见他面色凝重,原本想要开口评判几句的他,也选择了沉默。

“看来朝廷并不知道,高杰已经进入归德府,有南下江淮的企图啊。”

韩烈听到贾开宗,说兵部让他围剿叛贼高杰,却没有给出更大的权限,皱眉说道。

“开宗,立即给巡抚,总督衙门写一封信,让他们上报朝廷,高杰,许定国,卜从善所部叛贼,已经南下江淮,又攻取南京的企图。”

“请求朝廷委派督师,调遣南直隶各镇人马,收好江淮各镇,以免南京沦陷。”

韩烈这话明显有夸大其词的成份,他这么做的目的,倒不是出自私心。

而是希望借这件事情,引起朝廷重视,趁这个时间,在南直隶,浙江拉起一支兵马。

要知道大明直到灭亡之际,南直隶和浙江,竟然没有一支真正属于本地的兵马。

明亡之后,弘光帝朱由崧继位,设立的江北四镇,全是北方退下来的兵马,身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手中竟然连一支嫡系部队都没有。

以至于江北四镇崩溃之后,史可法率领一支乌合之众,临时拼凑的队伍镇守扬州,最终导致兵败身亡。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能够在南直隶,浙江招募一支军队,即便明亡之后,清军南下,也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侯爷,高杰叛军南下,卑职以为这对于您来说,并非是什么坏事?”

徐作霖忍不住开口说道。

“此话怎讲?”韩烈眉头一挑,看向徐作霖。

“江南富庶,天下财富,有五成出自江南,若趁此机会,侯爷率军南下,占据江淮之地,掌控南京,大业可成矣。”

徐作霖则多次参加科举,然而却连连落第,这让他认为都是朝廷腐败导致。

一个腐败的朝廷,显然是不值得效忠,尤其是如今天下烽烟四起,内有李自成称王,外有建奴建国辽东。

大明这是有亡国之兆,韩烈如今手握大军,文武双全,若能够举起大旗,必可成就大业。

说起来徐作霖与李岩,算是同乡,二人经历也颇为相同。

只是李岩选择了投靠义军,徐作霖则是叛军攻打归德府期间,协助守城而死。

但是二人都有匡扶天下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