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离京南下的路费
“儿臣,微臣叩见陛下。”
崇祯与韩烈正说话之际,太子朱慈烺,驸马都尉巩永固,新乐伯刘文炳,从殿外匆匆而来。
“起来,都免礼。”下定了决心的崇祯,反而一扫连日的苦闷。
虽然明知道留下来,会是一个必死的抉择。
但崇祯反而洒脱了,执政十七年,大明千疮百孔,他真的累了。
“太子。”
听到崇祯的呼唤,朱慈烺立马躬身应道。
“儿臣在。”
“来,上前拜见镇国大将军,从今天起,庆之就是我大明的镇国大将军,他是你的周公,武侯。”
“大明父皇就交给你了,以后你一定要,好好聆听大将军的话,为中兴大明而努力。”
崇祯拉着朱慈烺的手,让他给韩烈行礼。
“微臣不敢,为太子效劳,这是微臣本份,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韩烈连忙后退一步,拱手回拜。
“庆之,你是太子的妹夫,是大明的镇国大将军,以后就是一家人,太子如今并未登基,这一礼你受得起。”
“来日,太子在南京登基,你可为太保,入阁办事。”
崇祯郑重的话语,让一旁的巩永固,刘文炳也是一脸震惊。
“镇国大将军,请受孤一拜。”
朱慈烺在崇祯的目光注视下,躬身作揖拜道。
“微臣惶恐。”韩烈苦笑一声,连连回礼。
“好了,要事要紧,朕就长话短说了。”
崇祯点点头,举目看着众人,沉声说道。
“巩永固,刘文炳听旨。”
“微臣恭请圣安。”
“巩永固从今日起,晋升太子少傅,”
“刘文炳晋升太子少师,镇国大将军韩烈,授太子少保。”
“臣等领旨谢安。”韩烈率先应道。
巩永固和刘文炳对视一眼,彼此虽然无法交流,但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
果然崇祯下一刻继续说道。
“朕已经决定留守京师,誓死与京城共存亡。”
“然,朕可以死,大明不可以亡。”
“故,朕任命你三人为辅政大臣,三天之后,护送太子前往南京,若京师陷落,朕身死,你们即刻拥立太子登基。”
“若京师得保,朕无恙,朕自会下诏,让尔等回朝。”
“你们不用多劝,该说的话,朕与镇国大将军,都已经交代清楚。”
“现在由镇国大将军,负责南下的全权事宜。”
“太子留下,你们退下,商议好太子詹事府的同行官吏名单。”
崇祯没有给众人再劝说的话语,便摆了摆手,让韩烈三人退了出去。
走出乾清宫,韩烈三人情绪都有些沉闷。
一直来到宫门前,韩烈才打破平静,开口说道。
“二位大人,既然陛下有旨意,我等身为臣子,自当照办。”
“陛下是大明的天子,他有的他的骄傲和坚持,我韩烈敬佩他。”
“太子是大明的未来,这太子詹事府的官吏,就是大明国祚的根基。”
“本候对京官并不是很熟悉,过多的人选,我就不提了。”
“我提几个人,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范景文,户部尚书兼侍读学士倪元璐,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太子左中允刘理顺,左都御史李邦华。”
“这些大臣,都是国家栋梁,也是忠贞之人,本侯希望他们入名单。”
“剩余还有那些人,请二位大人录入,我们拟好名单,好请陛下过目。”
“现在事态紧急,拖延不得,三日之后,太子车驾,必须先行。”
巩永固和刘文炳彼此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的巩永固附和道。
“大将军说的是,国事要紧,我们这就去安排。”
“那就有劳二位大人了。”韩烈拱手之余,看向刘文炳说道。
“我听说东安门提督刘继祖,永定门提督刘文耀,都是新乐伯的族人。”
“现在本将军要接收二门防务大权,以便太子车驾出京,还望新乐伯知会二人一声,配合本将军行事。”
刘文炳犹豫了一下,还是拱手回道。
“我这就让舍弟刘文昭,与大将军出宫,为大将军传递消息。”
“那就多谢了。”韩烈也没有客气,拱手回了一礼,随即大踏步走出了宫门。
“大将军,现在我们去那?”刘文昭是刘文炳的幼弟,今年不过二十二岁的他,现任宫门禁卫军正五品经历。
禁卫军隶属五军都督府,新乐伯刘文炳,就是五军都督府的左都督,位列武官正一品。
刘文炳兄弟三人,刘文耀是京城东安门提督,位列从一品。
刘家兄弟三人,刘文炳如今也不过三十三岁,却位列左都督,封爵新乐伯。
之所以有这样的荣华富贵,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姑姑,是天启帝朱由校的生母,泰昌帝朱常洛的妃子,大明的孝纯皇后。
论起血缘关系,崇祯皇帝与刘文炳自然是没有的,但因为孝纯皇后是天启帝的生母,论起关系,他与崇祯皇帝,属于表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