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开始作死的李自成
“吾儿来了,诸位还不见过太子?”
端坐在龙椅上的李自成,分明有了几分醉意,见到昂首而入,向自已行礼的李过,醉眼朦胧的他,挥手之余,半眯着独眼嚷声喊道。
大殿上的权将军刘宗敏,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为首的文武百官,纷纷拱手向李过行礼。
“拜见太子殿下。”
李过一愣,赶忙侧身避过众人的行礼,拱手向李自成拜道。
“陛下,末将是亳县候,不敢妄称太子。”
李过为人本份,向来谦恭有礼,故而李自成对于这个养子,也是他的亲侄子很是喜欢。
正如他所言,李自成在襄阳称王的时候,封了他为中权亲军后营制将军。
让帐下文武百官,称其为王世子。
但正月的时候,李自成在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晋封了李过为亳县候,却没有册封他为太子。
之后大军一路东征,打到京师,可谓是势如破竹。
李自成不是没有想过,要册封李过为太子。
但是牛金星曾对他说:“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太子之位不宜早立。”
“想那刘备四十多岁才有了刘禅,但因为早认了刘封为螟蛉子,导致后患无穷。”
“而且王世子如今年岁也不比您小多少,当务之急先问鼎天下,太子之位延后再议不迟。”
牛金星这话倒也没有毛病,原因很简单,时年李自成四十二岁,李过三十四岁。
二人都处于盛年,男人这个年纪,正是打拼事业,生儿育女的黄金年龄。
相比起李自成,长得文弱的李过,身体表明看还不如李自成强壮。
牛金星的意思,也是劝谏李自成,您现在还年轻,万一过几年生下子嗣,如果立了李过为太子,那今后怎么办呢?
李自成虽然伤了腰子,但并不是跟太监一样,完全没有反应。
想到要是做了皇帝,寻到名医,治好了,到时候真生下儿子。
难道要把侄子废了,或者杀了?
也是考虑到这个原因,李自成便暂时压下册封李过为太子的想法。
今天因为高兴,加上醉酒,他才有了这脱口而出的话。
“陛下,亳县候说的有理,太子乃国之储君,需要举行册封大典,才能名正言顺,岂能随口而言之?”
牛金星见李自成有了醉意,李过也推辞,遂赶忙附和了一句。
牛金星与李过没有什么过节,但他忠于李自成,自然要为李自成着想。
“陛下,末将也认为牛丞相所言甚是,太子岂能轻易宣之于口?”
刘宗敏连忙起身表示赞同。
刘宗敏作战勇猛,但为人嗜血好杀,李过多次弹劾他,说他在战场上,屠杀被俘的官吏将领,不利于安抚人心。
李过虽然出于公心,但也让刘宗敏对李过心中颇为不满。
若不是李自成信任他,他这个权将军,早就被李过弹劾下台了。
故而刘宗敏对于李过,多少有些私怨。
“陛下醉了,我看今日宴会到此结束,陛下以为如何?”宋献策连忙打了个圆场,笑着说道。
面对文武百官的目光,李自成也是心头一惊,虽然对于侄子很满意。
但太子之事,正如牛金星所言,显然还言之过早。
“宋军师所言有理,今日大家都累了,都散了吧。”
李自成假借酒醉为名,打了个酒嗝,摆了摆手。
“微臣等告退。”牛金星率先拱手一拜,与刘宗敏率先退了下去。
李过在离开乾清宫时,却被宋献策所叫住。
“李将军,今日为何迟迟才入城?”
“军师,请到我军中一叙如何?”李过想了想,正好看到高一功的身影,当即又招呼对方道。
“阿舅,可否到我营地叙叙话?”
高一功看了眼宋献策,遂点头道:“世子相邀,岂敢拒绝?”
虽然高一功如今还不到三十岁,但他却是李自成夫人,如今的大顺皇后高桂英的弟弟。
李过作为李自成的养子,辈分摆在那里,故而李过虽然年长,可面对年轻的高一功,却始终以阿舅称呼。
高一功性情温和,因为得到姐姐高桂英的教导,待人接物,也向来亲切,从不恃宠而骄。
为此,李自成也十分喜欢这个小舅子,常让他侍奉左右,予以的赏赐,从来不比李过少。
三人出了宫门,骑上战马,很快就来到东安门营地。
“军师,阿舅,今日我迟迟未能入城,除了在东安门救火外,主要是遇到一个自称韩烈的人。”
随后李过把当时的情况,给二人说了一遍。
“那个韩烈,当时戴着白狼面具,虽然看不清容貌,但他目光如炬,胆色过人,手下步卒,清一色火器。”
“还有一支精骑护卫左右,人皆双马,人马披甲,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
通过李过的一番叙述,宋献策和高一功,一时都陷入了深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