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刘良佐帐下副将于永绶,率领的一万勤王兵马,奉命离开淮安北上之后,便屯驻在沛县止步不前。
江淮各镇联盟后,于永绶突然率军袭击了李岩后路。
这才导致李岩率领的忠勇军,火炮营在徐州城下大败,折损了一万两千余人。
火炮营六千人马,死伤三千多人,火炮更是丢失殆尽。
可谓是损失惨重。
而这就是江淮各镇政变的整个过程。
由于这次江淮的政变,因为高杰,卜从善这些军队的加入,导致比历史上的进程,进展的更快。
淮安漕运总督路振飞,甚至没有接到任何消息,就被刘良佐带人包围了总督衙门。
跟随在路振飞身边的陈子龙,杨廷麟,黄毓祺,归庄等人,全部被刘良佐驱逐出了淮安城。
三月二十五日当天,韩烈抵达临清关的时候,马士英在黄得功率领的凤阳五万大军,以征饷为名,大掠百姓。
一路护送福王朱由崧,踏上前往南都的路途。
刘良佐率领帐下三万人马,从淮安府出发,直奔扬州府而来。
高杰率领帐下近十万人马,正式接管淮安府,徐州,邳州,海州之地。
卜从善善良三万人马,接管凤阳府,宿州,亳州,泗州之地。
根据马士英的承诺,一旦福王朱由崧登基。
高杰,卜从善,刘良佐,黄得功四人,将封候拜将,而且他们坐镇的府州,将会成为他封地。
对于这样丰厚的奖赏,高杰,卜从善和刘良佐三人,都是兴奋异常。
唯有黄得功隐隐觉得有些不妥。
但凤阳的五万大军,黄得功真正控制的只有两万人马。
其中总兵马得功,田雄,翁之琪三人,各执掌了一万兵马。
加上提督军务的卢九德,执掌了一部分军权,马士英的督标营,也有一部分人马。
黄得功一介武夫,也不懂政治,也不知道其中的变故。
只能随波逐流,成为这起政变的附庸之一。
三月二十八日,马士英,卢九德,丁魁楚等人,率军护卫福王抵达南都上元门外。
已经达成同盟的南都留守魏国公徐允爵,镇守太监韩赞周,忻城伯赵之龙,诚意伯操江提督刘孔昭,率众抵达城门迎接。
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接到消息的时候,福王朱由崧已经被众人迎入了洪武门。
得知这个消息的史可法,仍旧处在迷糊状态。
因为南京城中,这两天才传来京师沦陷,皇帝和太子被叛军俘虏的消息。
“这是阴谋,是政变啊。”
时在南京闲居的东林魁首钱谦益,接到消息之时,几乎是拍案而起。
“来人啊,备车,速速前往兵部衙门。”
南京作为大明的陪都,在南都虽然仿照燕京,设立了六部各司衙门。
但在南京城内,真正的权利,主要掌握三个部门。
分别是勋贵集团控制的留守府,以魏国公徐允爵为首。
其次是南京镇守太监府。
再次便是兵部衙门。
这个时候南京兵部尚书是史可法,而实权却掌握在左侍郎高宏图和右侍郎吕大器二人手中。
而这三个人,都是东林一派的人。
钱谦益作为东林魁首,虽然现在他无官无职,但在江南文坛和官场的影响力,却是空前绝后的高。
而在南京的朝堂之上,有一半以上的官吏,都是东林一派的人,这点连身为皇帝的崇祯,都无法左右和改变。
当初崇祯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在燕京朝堂之上,打压东林一派的官吏,坚决不准他们入阁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