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立即率领骑兵营,赶往安庆府,绝对不能刘良佐在安庆落脚。”
韩烈之所以如此重视安庆,原因很简单。
安庆对于南都的战略位置来说,不亚于长江中游的九江城。
一旦让刘良佐占据安庆府,南都沿途将会无险可守。
其次,如今的安庆府,即将设立巡抚衙门,作为拱卫南都的屏障。
自然是不容有失。
“末将这就立即出发。”崔定国拱手答应一声,率领帐下七千人马,日夜兼程,奔赴安庆府而去。
此刻,偌大的凤阳城,已经团团被韩烈帐下人马围困。
王希贤率领的忠武军,主攻东门城墙。
杨衍率领的忠义军,主攻南门和西门。
黄得功率领的原凤阳人马,主攻北门。
三军人马高达九万余人马,兵力上已经全面压过凤阳城内的守军。
黄得功所部三万五千人马,虽然比韩烈提前三天出发,但实际也是昨日刚刚抵达凤阳。
王希贤和杨衍率领的两军,原本只有不到四万人马。
因为两军后营人马,留在泗州负责筹备军需物资。
但随着王遵坦把宿州,亳州,以及寿州收编的两万人马,拿下寿州,来到凤阳城下会师。
这两万人马正式编入了忠武军和忠义军,从而使得两军兵力,扩充到五万多人的规模。
尤其是黄得功率军的到来,对于凤阳城内的守军,以及百姓来说,显然是极大的震慑。
“城头上的将士,军民听着,吾乃镇国大将军,奉监国太子教令,再次正告尔等。”
“这是最后的通牒,从现在开始计算,明天正午前开门投降者,免除一切罪责,保留原职留用。”
“到时未投降者,城破之后,夷灭三族。”
完成围城的部署后,头戴银盔,身穿银甲白袍的韩烈,骑着白龙驹战马,在王希贤,柏永馥,虞绍勋,杨重镇,以及亲卫营的李牟,陈长林等人簇拥下。
高举着手中虎头湛金枪的韩烈,扬声朝城头再次进行了喊话。
这些天来,王希贤,杨衍率领的人马,一直在打造云梯,飞梯等攻城武器。
所以一直并没有强攻城池。
但今时不同往日,稳定了南都局面,阻止了朱由崧登基的韩烈,不但卷土重来。
还带回来了大批援军,那显然是要动真格。
随着韩烈的喊话,各城门外的攻城主将,也对城头进行了喊话。
尤其是北门外,头戴红缨六瓣铁盔,身穿鱼鳞甲,肩披一袭靑袍的黄得功,在手下总兵杜弘域,副将王复元。
参将马得功,田雄等将领簇拥下,出现在城门外喊话时。
城头上一众军民,认出来人是黄得功,无不是面露激动之色。
“是黄总兵,是黄总兵回来了。”
黄得功在凤阳镇守一年多,为人豪爽仁义的他,深受凤阳军民爱戴。
以至于城头那些军民,见到他的身影,无不是高举手中的兵器,欢呼雀跃不已。
城北守将黄飞,本是黄得功手下游击。
黄得功率军护卫福王朱由崧,马士英前往南都时,他因为老母亲年迈,不忍离别而留在了凤阳。
此刻听到黄得功的劝降喊话,他毫不犹豫的抽刀在手,扬声大喊道。
“弟兄们,黄总兵回来,打开城门,迎接黄总兵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