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文抄公韩庆之出道(2 / 2)

🎁美女直播

“黄老所言有理,不知主公可否再来一首呢?”

就不做声的徐作肃,吴伯胤也是先后开口。

他们二人,自问才高八斗,也颇有诗名,但他们发现自已之前所写的诗词,与韩烈的相比,不说米粒之光吧,但也是下乘之作了。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面对众人的吹捧,韩烈一时也是眉头紧锁。

恰在此时,窗外一阵微风吹过,庭院之内绿竹摇摆,传来一阵沙沙的落叶之声。

“有了。”韩烈灵光一闪,移步走到窗前,缓缓的诵读道。

【咬定青山不放,立根原在破岩。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竹石》可是清代郑板桥的名篇,论起文学功底和传播力度,显然要比他之前搬运的两首诗词,更具有影响力。

如果刚才众人只是吹捧,想要看看韩烈的创作能力。

可当这首竹石一出,黄毓祺,贾开宗,徐作霖等人,无不是瞠目结舌。

“好诗,好诗啊,此乃千古名篇,自古写竹诗的名家数不胜数,然主公此篇竹石,绝对是第一等佳作。”

黄毓祺率先发出了一声赞叹。

“好一篇竹石,当真是佳作,佳作啊。”众人纷纷发出惊叹之声。

“主公,今日才思泉涌,我等当真是大饱耳福啊。”

“不知主公可否再来一首?”

风流文雅的吴伯胤,挥毫之间,誊抄完韩烈的诗篇,满脸崇拜的说道。

“对,对,再来一首。”众人现在也发现,韩烈既然能够看着窗外绿竹,就作出一首竹诗,那么必然能够再写出新的诗篇。

“诸位,岂不知江郎也有才尽之时?”

韩烈苦笑的看着众人,赶忙推辞道。

“江郎即便是才尽,那也是迟暮之年,主公正当青葱之年,才尽言之过早矣。”

徐作肃一脸正色的反驳道。

显然是不打算放过韩烈,一副要把韩烈才华压榨殆尽的架势。

面对兴致勃勃的众人,韩烈想到既然做了文抄公,一首是抄,两首也是抄。

虽然清代名篇诗作,不如唐宋时期,但有一个叫纳兰容若的诗人,却创作了不少名篇,前世记忆之中。

韩烈中学时期,就特别喜欢他的《木兰花》《长相思》等名篇佳作。

其中木兰花诗中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更是传播深远,脍炙人口。

还有长相思中的,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无不是名句名篇。

还有著名的《完溪沙》《临江仙》等等诗篇,韩烈可谓是记忆尤深。

虽说纳兰容若的诗词,多少有些风花雪月,胭脂气颇重,但他却是自唐末以来,唯一能够与词帝李煜,一较高低的诗词大家。

由此可见他的诗词水准之高,虽然前有古人,但却已无后来者。

当韩烈连续诵读了十余首诗词后,在场的黄毓祺,贾开宗等人,早已经从惊奇,转变成为习以为常。

“好,好啊。”黄毓祺在连声叫好之中,看着吴伯胤,徐作肃二人誊抄的一篇篇诗词。

抚掌笑道:“主公,老朽现在出发,立即回南都,把这些诗词传播出去。”

“凭借着这些诗篇,足以让主公在江南士林,占有一席之地。”

“黄公所言甚是,他们不是说主公只是武夫吗?”

徐作霖颔首应道:“那就让那些坐井观天之徒,见识一下,什么叫诗词冠盖天下。”

“不错,主公这十三篇诗词,既有胸怀壮志,又有风花雪月,实乃我大明开国二百七十余年,未有过的诗词盛况。”

“黄公,南都之行,怎么能够少的了我呢?”

吴伯胤慨然请缨道:“为主公扬名立万,这是卑职职责所在。”

“卑职也请缨同往。”徐作肃也是一脸振奋,这样扬名机会,他自是不想错过。

“是不是太张扬了?”看着这帮像打了鸡血的幕僚们,韩烈有些心虚的问道。

“主公不必忧虑,以主公的才华,无论是武功,还是文采,天下谁与争锋?”

贾开宗一脸豪迈的笑道。

“不错,贾兄所言甚是。”众人纷纷附和,要不是韩烈知道,这帮人都是忠于自已的,他定会怀疑众人是准备捧杀他。

当天中午,黄毓祺,徐作肃,吴伯胤三人,便乘坐船只,在几名亲卫的护卫下,直奔南都而去。

黄毓祺虽然一生功名未成,但他的才华和学识,在江南士林之中,却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他这次入南都,可是腰缠万贯,又身怀名篇佳句而来。

诗词扬名最好途径,在南都城里最佳场所,自然是十里秦淮河。

抵达南都的黄毓祺,第一站就来到了胜楚楼,豪掷白银一千两,请胜楚楼花魁娘子卞玉京,亲自弹唱了韩烈的诗词。

一连几天,黄毓祺几人,分别在南园楼,媚香楼,寇门等秦淮名楼,豪掷万两白银,把韩烈的十三首诗篇,通过秦淮名妓卞玉京,董小宛,郑妥娘等之口。

迅速传唱了出去,短短旬日时间,这些佳作名篇,便传遍了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