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建奴南下临清关哗变(1 / 2)

🎁美女直播

第246章建奴南下,临清关哗变

崇祯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大明京师,燕京紫禁城乾清宫。

建奴后金摄政王多尔衮,牵着小皇帝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登上了大明的紫禁城乾清宫。

这一刻,也预示着,后金建奴,正式踏上了入侵大明的征程。

顺治皇帝入住京城的第三天,由辅政的四大亲王,睿亲王,也就是摄政王多尔衮。

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共同宣布了南征的两员主帅。

任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率领满蒙汉六万八旗人马,以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为副将,沿宣府,大同进发,自山西入陕西,追击败退的李自成。

任命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领满蒙汉七万八旗人马。

以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为副将,沿保定南下,向山东,河南进发。

后金两路人马,对外号称十万大军,一路席卷而下。

仅仅旬日时间,山西,河北两块原本被大顺军占领的地盘,尽数投降了后金。

随着一路南下,收降和收拢的兵马,不断加入到建奴大军之中。

当多铎率军抵达临清关外时,兵力已经暴涨到了十二万人马。

整个河北地区原本投降的大顺军的明军,尽数投降了建奴。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很简单,李自成在京城倒行逆施,拷诘百官之事,搞得天怒人怨。

河北投降的明军官吏,将领无不是对李自成心怀畏惧。

而这个时候后金建奴打的旗号,可不是入侵大明,而是为崇祯皇帝报仇,收复大明故土。

这个口号,对于陷入大顺军的大明官吏和将领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迷惑性。

甚至,历史上的南明弘光朝廷,都一度被蒙骗,直到后军大军杀到江淮,兵临南都城下。

那些蠢笨之人,方才醒悟到,建奴鞑子这是要灭国亡种而来了。

临清关位于黄河北岸,是运河枢纽要道,也是山东北部的重要关隘。

韩烈当初在职时,长期让孙传庭,杨衍在临清关驻扎。

后来在凤阳的时候,韩烈又调任黄得功,率领三万人马,进驻东昌府和临清关。

一座险要的关卡,又有重兵把守,不说万无一失,但也断然不会轻易失陷。

然而,临清关却在建奴大军兵临城下时,三万将士竟然举关投降了。

这样离奇的事情,说起来奇怪,可要是深入去了解的话,却又让人释然。

原来自八月份开始,临清关的三万将士,别说军饷,就连一日两顿饱饭,都难以保障。

而八月正是刘汉儒被免了巡抚,由马士英,周奎推举的刘光斗担任巡抚,并全面接管了山东军政事务。

将士们当兵打仗,往大了说,保家卫国,往小了,当兵吃粮,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可新任的巡抚刘光斗,左右布政使宋之晋,左懋泰,以及按察使苏壮都是一帮贪官污吏。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阉党集团出身,贪污腐败,压榨百姓,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对于为国戍边的将士,他们更是百般压榨,恨不得这些丘八武夫,每日吃土喝水度日。

十月九日,临清关三万将士,在副总兵马得功,田雄,参将黄名,丘钺,张杰,监军陈献策等人率领下,投降清军的消息,传到济南府。

正在济南城内,请求巡抚刘光斗调拨军需物资的黄得功,接到东昌府守备黄飞,连夜派人送来消息的黄得功,悲愤的一拳砸在桌面上。

“大明的败亡,就是败在这些人手中。”

想到自已来了济南半个月,负责调拨军需物资的巡抚刘光斗,连一面都没有见他。

左右布政使相互推诿,都说官府没钱,正在向朝廷请调。

让他耐心等待云云。

可在济南城这半个月,黄得功所见到的是,各级官吏个个锦衣玉食,每天不是在青楼押妓,就是在宴请宾客。

而都司总兵衙门的总兵马宁,在韩烈失势后,也转投到了刘光斗门下。

都指挥同知陈永福,被排挤到了青州府担任卫指挥使。

陈万鼎也被排挤到了兖州府担任卫指挥使。

眼下济南城内,几万人马,倒成为了马宁这个贼子私兵。

因为他投奔了刘光斗,他手下这几万人马,军需粮草虽然被他克扣了不少,但将士们的日子,倒也还过得去。

“备马,我要去巡抚衙门。”

黄得功想到自已手下的三万人马,被逼投降了建奴,心在滴血的他,克制着怒火,带着几名随从,想要强闯巡抚衙门,把临清关发生的兵变相告。

“抚台大人公务繁忙,闲杂人员一律不见。”

负责巡抚衙门守卫安全的抚标营将士,举起手中的刀枪,便把黄得功拦了下来。

“混账,我乃山东提督军务总兵官,何时成了闲杂人员了?”

愤怒的黄得功,拔刀而起,一刀劈出,挡在他面前的一名士兵,被他一刀砍下的人头,飞射而起。

飞溅的血液四溅开来,喷洒在门口的士卒身上,彻底把这些士兵给震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