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尼堪,在征伐南明的过程之中,被晋封为多罗郡王,最后更是封为敬谨亲王。
一度成为多尔衮死后,满清朝廷的理政三亲王之一。
不过,这个骄狂的建奴鞑子,在湖广衡州战场上,被李定国所斩杀,成为满清征伐南明战争中,战死的最高级别亲王。
同时也成就了李定国两蹶名王的赫赫战功。
“贝勒爷,别无他法,当务之急,应该先保存实力,奴才认为应该先撤回济南府。”
“与耿仲明和巴布泰先汇合,再想办法救援孔有德,从而控制济南局势。”
对于耿仲明传来的消息,谭泰也充满震惊,但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
谭泰之名可不是汉人,他的全名应该叫舒穆禄谭泰。
出身建州库尔喀部珲春部落,隶属于满洲正黄旗,现任正黄旗都统。
其兄舒穆禄扬古利,可是老奴努尔哈赤的女婿,正宗的皇亲国戚,授封和硕额驸。
“好,就依你说的办。”尼堪对于谭泰倒是颇为敬重,主要是这人是满清老臣,还是此次征南的内大臣。
即便是豫亲王多铎,平日里都对他礼敬三分。
很快尼堪帐下的两名梅勒额真(相当于副将),巴山和喀喀木,接到军令之后,立即集结起了人马。
同样投降之后,虽然依旧被授封为山东总兵的马宁,也在尼堪帐下。
不过马宁帐下的三万人马,现在除了中军一万,隶属马宁外。
其余两万人马,都被巴山和喀喀木所节制。
马宁这个叛徒走狗,现在也已经剃发,留着一条狗尾巴金钱辫子,穿着汉军正白旗都统的布甲和盔枪帽,骑着高头大马在营地内,还真像一条哈巴狗似的神气活现。
“巴山将军,怎么突然要撤退了呢?”
虽然马宁现在官职不低,汉军正白旗都统,兼山东总兵官,那也是一方大将了。
可他却连进帐议事的资格都没有。
更别提具体的军令事务,他更没有资格获悉。
“这是多罗贝勒的军令,你只管执行便是。”巴山脸色一沉,瞪了马宁一眼,策马挥鞭吼道。
“都麻利点,收拾行装,立即撤回济南府。”
巴山出身建州女真瓜尔佳氏,隶属满洲正黄旗,虽然他不是皇亲国戚,但他的族爷费英东,那可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
与他同辈的图赖,鳌拜那也是赫赫有名的当朝猛将。
除了这些名将外,瓜尔佳氏还盛产美人,著名的瓜尔佳富察皇后,就是这一脉族人。
故而巴山虽然只是瓜尔佳旁系,但人家也是妥妥的满清贵族。
马宁这样的叛徒降将,别说只是汉军旗的都统,即便是封王的孔有德,耿仲明在瓜尔佳族长面前,那也要矮上一头。
尼堪的当机立断,无疑是躲过了一劫。
就在尼堪,谭泰率军撤离兖州的次日。
便传来孔有德被擒,尚善贝子被杀的消息,而且所部人马全军覆灭。
而当时尼堪,谭泰率领的兵马,也才退到泰安城内。
“五万人马,就这么没了?”
接到前方传来的消息,尼堪那张黝黑的脸庞上,也瞬间涨的通红,双目圆睁的他,表情充满震怒。
“明军什么时候这么强了?短短半个月时间,五万大军全军覆灭,我大金两个贝子,一个王爷没了。”
“这是奇耻大辱啊,这样的惨败,比之三年前饶余贝勒阿巴泰的败亡,有过之而不及啊。”
痛心疾首的尼堪,充满了震怒和愤怒。
这样的消息,实在太过吓人。
五万人马啊,现在的大金总兵力也不过四十万,按这样的损失速度,不出半年,大金岂不是国破家亡?
“可知道明军兵力?何人统军?”
谭泰在震惊过后,盯着前来的汇报佐领问道。
“明军兵力宣称十万,但不低于七万人马。”
前来传达消息的佐领,是耿仲明帐下的将领。
面对谭泰的询问,他连忙恭敬的回道。
“根据我们掌握的消息,明军主将叫韩烈,封号征虏大将军。”
“此人正是此前的山东提督总兵,当年饶余贝勒就是败亡在此人之手。”
“韩烈,竟然是韩烈,这人不是被罢免了吗?”
冷静下来的尼堪,皱眉看着那名佐领,挥了挥手道。
“传令,各营人马立即拔营,先回济南府布防。”
孔有德和耿仲明的败亡,让尼堪有种如芒在背之感。
现在他手中的兵力,只有三万人,济南城中还有几千降兵。
可面对强悍的明军,他要是不敬畏,那显然是假话。
十一月十五日,韩烈率领神机军,万骑军的人马,抵达兖州城。
而这个时候,李岩率领的忠勇军,也传来了好消息,那就是他们攻陷昌邑,全歼了昌邑城内的残敌。
“回复李岩,让他率军撤回青州休整,等候下一步指示。”
“传令登莱总兵黄培,改任水师营总兵,陈永福出任登莱总兵,负责青州,登州,莱州军务。”
“贺锦,陈万鼎出任副将,兼任登莱两卫指挥使。”
“加强军备,做好战备工作。”
韩烈接到李岩送来的军报,立即让参军府,下达了新的命令和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