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先定关中后取江南(2 / 2)

🎁美女直播

“两线作战,智者不为,一旦受挫,后果不堪设想。”

已经六十二岁的代善,淡淡的看了眼豪格,否定了他的提议。

作为大金国的礼亲王,如今大金国如今辈分最高之人,执掌着两红旗兵马的代善,就是大金国的不倒翁。

代善从小跟随老奴努尔哈赤骑兵造反,功勋卓著,战功赫赫,按理来说,他是比皇台极更有资格继承大金汗位的人选。

但在努尔哈赤晚年,储君之争中,代善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那就是他跟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也就是多尔衮,多铎兄弟的母亲传出私情。

这花边新闻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阿巴亥可是努尔哈赤最宠幸的妃子。

而代善这时也是努尔哈赤实际上的长子,因为嫡长子褚英早被杀了。

手握兵马,又有继承权的儿子,竟然跟自已妃子有私情。

这是要做什么?

是要造反,谋杀亲爹吗?

努尔哈赤得知这个传闻后,虽然没有查出实际证据,但却直接废除了代善继承人资格。

同时也把看好的多尔衮,排除出了继承人资格。

如此一来,当时颇为隐忍,有颇有人望的皇台极,成为了大金国可汗的继承人。

值得一提的是,大金皇帝这个称呼,也就是大清建国称帝,是皇台极继位之后,才确定的国号。

之前建奴的国号就是金国,也不叫皇帝,而是称可汗。

因为代善的搞了老奴的小老婆,不但让自已失去汗位,也连累了多尔衮,以及他母亲阿巴亥直接被殉葬。

年轻时候的代善,长得白白净净,风流倜傥,是女真人之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王子。

即便如今年过六十,虽然两鬓发白,但代善脸上的轮廓,依旧能够看出昔日的俊朗风采。

代善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执掌两红旗几十年,除了他高超的手段,敏锐的政治嗅觉外,还有一点,就是他的儿子,孙子人才辈出。

他一生有十几个儿子,其中有五子封王,而且都是凭借军功封王,可见这些儿子战功之大。

其次他的孙子之中,也有多人封王,同样也是凭借军功获得封赏。

而且还有多么子孙,战死在沙场之上。

辈分高,功劳大,实力强,还从不觊觎皇位,这样的人,那个皇帝能不喜欢这样的臣子?

而这就是代善制胜的法宝,高居庙堂无人能够撼动地位的原因。

他这一开口,豪格便识趣的闭嘴了。

郑亲王齐尔哈朗,是皇台极的铁杆追随者,只要是皇台极的儿子做皇帝,他就坚定支持。

“礼亲王说的是,现在我们的国策,是占领中原,夺取关中,经略巴蜀。”

“征伐江南为次,眼下河北,山西刚定,需要时间治理,只有民心归附,才能长治久安。”

“我们现在的国策是为前明崇祯复仇,这个时候不说两线作战。”

“一旦我们与明军死磕,我们喊出为前明崇祯复仇,拉拢人心的口号就会失去效应。”

“所以我认为,可以暂缓对山东的军事进程,集中力量打垮李自成,歼灭张献忠,赢得南明朝廷支持。”

“让南明坐看李自成,张献忠灭亡,我们则可得半壁江山。”

开口的齐尔哈朗,这话倒不是他提出来的。

这个战略部署,最早是内秘院大学士范文程提出来的。

此次入京之前,内秘院大学士洪承畴,提出更具体的战术。

那就是打着为前明崇祯报仇的旗号,联合明朝的力量,先消灭为祸大明几十年的流寇李自成和张献忠。

从而占领中原地区,再举国南下,一举伐明,统一天下。

为什么要先打李自成和张献忠呢?

原因很简单,明朝是正统,崇祯也不是亡国无道之君,但他却被李自成的流寇逼死了。

天下士族百官,黎民百姓对于李自成憎恨已久。

这个时候满清入关,属于异族入侵,敌对关系更甚。

如今满清提出为明朝皇帝报仇,就可以获得天下人支持,也可以减轻南明的敌意。

打山东也是满清,想要试探南明的实力,看看南明的态度。

如今既然南明战力还在,那就先言和,执行西进战略,经营中原,关中,夺取巴蜀,进而扫荡南方,一统天下。

“奴才承蒙先帝厚爱,愿为圣上分忧,自请前往开封坐镇,主持招降,谈判事宜,以稳定南明朝堂。”

“为我大金夺取关中,巴蜀,河西争取时间。”

紧接着洪承畴一弹衣袖,双膝跪地请缨道。

这个老汉奸,投降建奴之后,可是立下盖世奇功,力主入关,征伐大明,制订的战略战术,就是他提出来的。

“洪大人忠心体国,实乃我大金的股肱之臣。”多尔衮对于洪承畴也是欣赏有加,与代善,齐尔哈朗对视一眼的他。

随即向上首的皇帝福临奏道:“圣上,臣举荐洪大人领兵部尚书,内秘院招抚大学士,总督河南,山东军务,率军五万驰援尼堪,全权负责山东战事。”

“另外,请封肃亲王为靖远大将军,统军五万前往关中,协助阿济格,多铎拿下长安,挥师进攻巴蜀,夺取成都。”

“准奏!”奶声奶气的福临,虽然对国事一窍不通,但他却记得额娘说的话,那就是朝堂议事。

凡是摄政王的奏请,一律同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