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多铎撤退韩烈班师(2 / 2)

🎁美女直播

“我倒是真想追击,可咱是地方守备营,没那个实力啊。”

严忠一脸自嘲,还真有些遗憾来着。

“哈哈哈……”

众将闻言,无不是开怀的笑了起来。

今日守城虽然惨烈,但如今建奴撤退,加上午后的时候,斥候营指挥使郭虎,派人送来消息。

大伙都知道韩烈在睢阳打了个大胜仗,已经解了睢阳之围,正率军再次返回兖州而来。

别说现在建奴撤退了,就算不退,大家伙其实也是信心十足,丝毫不慌。

“建奴连夜撤走,想必也是知道睢阳大败,倒是跑的快。”

“不然大将军援军抵达,鹿死谁手,未可知也。”罗平安起身站了起来,对众将道。

“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安排好士卒轮值,其他人都好好休息一下。”

“战死的士卒,有功的将士,各营要如实上报,这事不能马虎,咱们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我等遵命。”众将纷纷起身应道。

三天之后,韩烈率领忠武军,万骑军,神机军一部,神武军一部抵达兖州之时。

斥候营指挥使郭虎,派出的探子回报,多铎率领的清军,已经撤往考城,曹州也被清军放弃。

对于这个消息,韩烈并不奇怪。

曹州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要是没有兖州为屏障,曹州根本无法坚守,派兵驻守只会成为明军打击目标。

得知清军已经撤往考城,韩烈知道暂时清军肯定不会再来。

即便是再来,清军也只会把目标放在睢阳,也就是归德府。

山东经此一战,已然成为铜墙铁壁,清军绝不敢轻易来犯。

知府衙门大堂上,韩烈召集众将开了一个战后总结会议。

在会上韩烈做了重要讲话,众将也情绪高涨的发表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会后结束前,韩烈沉声说道:“此次睢阳之战,我军收降了十几万人马,现在这批降兵俘虏,我已经让杨衍率队,在进行收编工作。”

“预计一个月后,各军可以扩编一万士卒。”

“现在我做如下部署……”

在韩烈的话语响起之时,堂下众将齐声而起,齐刷刷的看向韩烈,聆听韩烈的军令。

“任命李岩为山东提督,兼任忠勇军总兵一职,全权负责黄河沿线防务,驻地为东平城。”

“山东总兵黄得功所部都司营,归其节制统领。”

“王希贤加授左都督一职,兼任忠武军总兵,负责兖州府和境内运河防务,驻地为曹州城。”

“杨衍任命为河南提督,兼任忠义军总兵,负责归德府防务,驻地为睢阳城。”

“罗平安加授左都督,兼任神机军总兵,驻防徐州城。”

“上述四军,兵力扩编为四万人马。”

韩烈表情严肃看着众将,继续说道。

“万骑军扩编为一万二千人马,神武军保留一万人马编制,亲卫营扩编为七千人。”

“随我驻防徐州,作为总预备队。”

“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一起商讨一下。”

堂下众将相互看了一眼,都选择坐了下来,韩烈的安排他们都很满意,自然没有意见。

只有神武军总兵杨朴,站在那里没有动。

“杨总兵,有什么话不妨直说。”韩烈见他有话说,遂笑着说道。

“大将军,卑职能力有限,力有未逮,请求辞去神武军总兵一职,以副将一职留守。”

杨朴出身低微,虽然有些才能,而且他也一直很努力学习。

在微山湖期间,他曾拜师毕懋康,毕懋良兄弟学习操炮技艺。

虽然技艺是学会了,但指挥作战,受到天赋所限,他再怎么努力,仍然力不从心。

包括他帐下的参将关武,张扬二人,都是水匪出身。

在微山湖被韩烈收编之后,他们都学习和掌握了炮火操作和指挥,但同样受限个人能力,参将位置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极限。

“杨朴,你有这个认识,我很高兴,这说明你是一个实诚之人。”

韩烈看着他真诚的赞赏道:“这样吧,你先以总兵身份,继续代领神武军职权。”

“后续接替人选,等回到徐州休整期间,我再来安排。”

其实韩烈也能够理解,指挥炮兵可不是一门简单的事情。

杨朴,关武,包括张扬几人,其实已经做的很好。

当然这里的很好,只是局限指挥几千人的战斗,上了一万以上,以及独立作战的话,他们的能力确实做不到。

但他们毕竟是韩烈最早的班底,韩烈这个人念旧情,对于忠心自已的人,他都会格外器重。

“末将谨遵大将军指示。”

杨朴坐下后,韩烈感慨的说道。

“杨朴兄弟于我起于微末,虽然出身寒微,却孜孜不倦,恪尽职守,从一个渔民,成长为一个火炮专家,他的努力有目共睹。”

“如今我军发展迅速,敌人也日益强大,他能够认识到自已的不足,主动提出让贤,这份品质让人感动。”

“诸位都是我韩烈的手足兄弟,我必须在此重申一遍,我韩烈此生,定当与诸位兄弟同富贵,共患难,永不背弃。”

“愿与大将军同富贵,共患难,永不背弃!”

堂下众将感动之余,纷纷起身躬身作揖拜道。

在兖州休整了几天,韩烈率领神机军,神武军,万骑军,亲卫营撤出兖州,返回徐州大本营驻扎。

韩烈率军离开兖州之前,山东巡抚袁枢,特意从济南府赶到兖州,与韩烈进行一次会面。

这一次会面,两人相谈甚欢,足足聊了大半个晚上。

至于聊了什么,自然只有二人知道,次日袁枢返回济南府时,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明显有了不小的变化。

旬日之后,率军刚回到徐州的韩烈,不但接到朝廷新的旨意。

也见到了从浙江而来的几个,让他心心念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