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办学理念的认可(1 / 2)

🎁美女直播

第313章办学理念的认可

第373章办学理念的认可

“诸位学生们,你们好,请入座。”

走上讲台的韩烈,面露微笑,看着台下站的笔直的一种将领,挥手示意道。

“我是韩烈,在教室内,就是你们的老师,也是先生,尊师重道,这是我华夏子民传承根本。”

“在这个三尺讲台上,没有大将军,也没有将军,只有老师和学生。”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天地君亲师,这是最通俗的规矩。”

“也是人之纲常所在。”

韩烈站在讲台上,用黑炭在木板墙上,一边演说,一边写了天地君亲师五个大字。

“但是,我们是军人,光有这些不够,我们必须要有铁一般的纪律,钢铁一般的意志,更要有军令如山倒的使命感。”

“军队的战斗力,来自于严格的纪律,赏罚分明的制度。”

“同时,还要有一颗忠君爱民之心,以及保家卫国的思想。”

“一个合格的军人,必须热爱自已的同胞,忠于自已的祖国。”

“今天我要讲的课程,不是行军布阵,也不是指挥作战,而是思想工作。”

“把思想工作,建立在小队上,这是我军未来发展的根本。”

“那么何为思想工作呢?”

在韩烈铿锵有力的讲课中,堂下的学员们,有人奋笔疾书,一字一句记录在册,有人若有所思。

“思想工作就是让我们的将士们,知道为什么而战,为何要战。”

……

没错,韩烈授课从来不讲指挥作战,他只讲思想工作。

韩烈的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个时辰讲课,相当于两个小时,故而韩烈在讲课讲到一个小时的后,宣布休息一刻钟。

接着继续授课,而他的课程,对于中层的游击,千总将领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思想大门。

今天宋应星,汤若望在讲武堂都有课,原本他们上午讲完课,是要回彭城书院的,因为下午他们要回书院讲课。

但因为韩烈中午要宴请一众讲授在讲武堂吃饭。

宋应星和汤若望讲完课后,便留了下来,在得知韩烈授课时,二人便来到教室后方听讲。

宋应星是当代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个集天文地理,农业科学为一生的实践者。

汤若望来自西方的科隆,也就是一个德国人。

他从万历四十八年,跟随海上船队来到澳门,之后来到燕京传教,先后在明清两朝,生活了四十八年之久。

他精通航海,历法,天文,铸炮等自然科学。

从万历四十八到现在,他已经在大明生活了二十多年,因为铸炮有功,崇祯皇帝曾任命他为工部主事。

又因为改良历法和熟悉天文,被授予钦天监中官正,正六品官职。

去年京师陷落,太子朱慈烺南下时,汤若望在韩烈的安排下,跟随队伍南下南京。

但抵达南都之后,他一个西洋人,又是小官,并没有得到重视,也没有授予官职,只能滞留在南都艰难度日。

直到韩烈派黄毓祺入南都,负责联络结交有志官吏时,他才重新获得工部主事一职。

前不久韩烈筹备彭城书院时,授意吏部侍郎路振飞,调任他为淮扬学政,送到徐州之后,受到韩烈的礼遇。

不但任命了他为彭城书院副山长,还允许他在徐州传播耶稣教义,并赏赐了他一千两银子建造教堂。

汤若望来到大明二十多年,凭借番外之人的身份,获得官身,足见其本事。

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来到东方的使命是什么。

那就是来传播自身的信仰,那就是耶稣教。

这个满脸胡须,皮肤白皙,蓝眼睛,红头发的洋人,身形高大挺拔,能说会道,一口流利的明朝官话。

你要是只听其声,不看其容貌,绝对不会信这是一个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