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掌控朝政,真相大白
“高阁老,姜阁老,既然礼部缺人,先帝治丧之事,先由你们二老负责,不知二老以为如何?”
得到皇帝的首肯,韩烈接着又继续安排了治丧事宜。
“这是臣等职责所在。”高弘图和姜曰广连忙应道。
“史阁老,吕阁老你二人随我去前朝坐镇,负责政务,安定人心。”
“马阁老,张阁老、倪阁老你们负责守灵事宜。”
韩烈这么一安排,就等于把马士英等人,都隔绝在了宫中。
虽然韩烈不是内阁成员,但先帝临终遗诏,他晋封为梁国公,作为辅政大臣,眼下新帝还未登基。
他自然就裁决朝中一切事物的大权。
马士英虽然很想反对,说自已才是内阁首辅,要去前朝坐镇,那也得是他领班才是。
可在韩烈的威压下,他却没敢反驳。
因为有皇帝遗诏,加上韩烈率领的大军,已经接管南都,包括整个紫禁城。
当钟鼓楼的丧钟敲响之时,得知皇帝驾崩的消息,南都城内的文武百官,包括黎民百姓,都没有陷入恐慌。
来到文渊阁的韩烈,第一时间就下令道。
“史阁老,内阁拟旨,昭告天下,永王继位,为先帝发丧。”
“着令各司衙门,各司其职,不得懈怠政务,否则必将追责。”
史可法现在对韩烈不说言听计从,却是敬佩十足。
对于韩烈的吩咐,他毫不犹豫执行。
“吕阁老,拟票权任路振飞为礼部尚书,负责新帝登基事宜。”
“孙传庭权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城中兵马事物。”
权任就是代理的意思,韩烈肯定没有资格任命尚书,但现在他作为辅政大臣,有权安排一些人事问题。
吕大器此前是兵部左侍郎,如今入阁拜东阁大学士。
前不久兼任了吏部左侍郎,实际掌握了吏部大权。
而如今史可法不再兼任兵部尚书,但他是武英殿大学士,韩烈的计划是让他担任内阁次辅。
如此一来,在朝堂之上,韩烈就掌握了礼部,吏部,兵部。
韩烈虽然没有主持过内阁政务,但他在山东主持军政大权多时,内阁的事务自然难不倒他。
而且他手下还有一批能用之人,比如转任工部左侍郎的曾樱,左佥都御史姜埰,户部郎中姜垓,户部主事归庄。
兵部郎中杨廷麟,礼部郎中黄毓祺,礼部注视吴伯胤,工部员外郎徐作肃。
这些人都是韩烈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也都是他信任之人。
“史阁老,操江水师营的人马,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
韩烈虽然在操江水师营,安插了几枚钉子。
但考虑徐允爵,赵之龙不是善茬,韩烈决定解决这个麻烦。
“大将军,有什么想法只管明言,下官一定支持。”史可法毫不犹豫的表态道。
韩烈起身走了几步,郑重的说道。
“调徐允爵位右军都督府都督,赵之龙为都督同知,着二人协助高弘图,姜曰广,负责先帝丧葬之礼。”
“权任张国维出任操江水师提督,着刑部郎中左懋第,出任操江御史,即刻接管军队。”
“工部由左侍郎曾樱,负责全权事宜。”
“可以,内阁立即拟票,宣布中旨。”史可法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定的表达了支持。
张国维是做过兵部尚书的人,也担任过地方督抚,进士出身的他,是朝中少有知兵的六部堂官。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勤恳务实,不喜拉帮结派。
而且在政治上,他也更亲近韩烈。
这边韩烈在内阁发号施令,以雷霆手段,整顿南都官场秩序之际。
谢山从宫外而来。
“大将军,卑职无能,前来请罪。”
文渊阁大堂上,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谢山,在孙思克的引领下,来到韩烈面前,耷拉着脑袋,跪倒在地上请罪道。
“发生什么事了?”
韩烈一脸平静,目光凌厉的盯着他问道。
“半个时辰前,钱谦益,吴伟业二人在狱中突然病故,医官诊断应该是中毒而死。”
“候恂,王铎,李沾等人,目前没有发现中毒迹象。”
谢山低着头,一脸羞愧的回道。
“而且,城中现在有谣言,说是这二人,是大将军下令毒死的。”
“岂有此理,吴伟业是礼部尚书,死在诏狱之中,你们锦衣卫都是一群饭桶吗?”
韩烈勃然变色:“立即给我查,找不到凶手,所有人下狱问罪处死。”
“卑职遵命。”谢山答应之余,迟疑的问道。
“指挥使马大人,昨晚就离开了南都,据说要去浙江办差,这事怎么处理?”
“安排人把他请回来,就说陛下驾崩,需要他护驾,如若不遵,就押回来。”
“现在你和吴孟明二人,全权接管锦衣卫,没有我的令箭,亦或者皇帝圣旨,任何人无权指挥你们。”
韩烈挥了挥手,顿感有些头疼。
钱谦益和吴伟业不但是江南文坛领袖,也是东林魁首。
马士英刚才在乾清宫,还拿出了二人勾结左良玉,阴谋政变的供状。
现在倒好,二人突然不明不白死在了诏狱。
而且还是死在吴孟明看管的南镇抚司诏狱,巧合的是马銮这个指挥使,还不再南都城中。
“大将军,人刚死,就谣言四起,这分明是有人,一手安排的啊。”
吕大器虽然有些怀疑,这一切都是韩烈指使的。
但想想又否定了这个想法,原因很简单,韩烈没有必要这么做。
“这事肯定是马士英的阴谋,若不是今日陛下驾崩,这事一旦曝出来,大将军在南都可站不住脚。”
“江南的士绅子弟,必然被谣言影响,把大将军当做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