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抄家所获流官土吏(1 / 2)

🎁美女直播

第332章抄家所获,流官土吏

奉了韩烈军令的谢山,接下来三天时间,在京城掀起了一阵风暴。

南都城中的勋贵,国公,侯爵,伯爵人数多达数百人。

在谢山严刑逼供下,保国公朱国弼,隆平侯张拱日,直接撕咬了一百多人。

凭借手中的口供,谢山直接率领锦衣卫,对这一百多人,全部进行了缉捕抄家。

这些人的代表,主要有临淮侯李祖述,永昌侯徐宏爵,定远侯邓文囿,项城伯常应俊等老牌勋贵。

他们大多数人的先祖,要么是追随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勋臣,要么是追随成祖朱棣的靖难功臣。

家族传承大多数都有两百年,有的甚至船舱了十几代人。

可以说享尽荣华富贵。

然而,历史上清军南下之时,这帮人与钱谦益,王铎齐齐跪在南京城门外,率领南京城内的二十万马步军,投降了建奴鞑子。

两百多年的荣华富贵,换不来他们一份忠心。

这样的勋贵,留下来有什么用?

大明在的时候,他们是蛀虫,领着高额的朝廷俸禄,还要欺压百姓,贪赃枉法。

大明危难之际,他们不思报国,反而给了大明一击,献城投降。

这些人就是典型的,吃着大明的饭,还要砸大明的锅。

文渊阁内阁衙门。

“大将军,缉捕的人已经高达一百零五人了,连前驸马齐赞元都被抄家下狱。”

“如此大规模串联下去,城中怕是要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看着锦衣卫上呈的抓捕名单,史可法也是暗暗心惊。

心慈手软,优柔寡断这是史可法的性格特征。

虽然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手腕之人,但却不是一个独当一面的统帅。

年初的时候,韩烈让他整顿漕运和盐务,结果他在淮安三个月,竟然没有杀一个人。

表面上确实把漕运和盐务的税赋,提高了三成。

可却是治标不治本,漕帮商会,盐帮商会在他的治理下,势力不减反增。

尤其是他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抗税。

这说明了他的整治,根本没有形成有效制度,只是凭借着过人的手腕,以及个人威望,才办成这事。

而韩烈则不同,他做事雷厉风行,先礼后兵。

既然给了你们机会,你们不珍惜,那么对不起了,都给我下地狱去吧。

这段时间,参军主薄刘楗,亲卫营千户吴六奇,联合淮扬巡抚越其杰,巡盐御史曹玑,在淮安府大开杀戒。

漕帮和盐帮子弟,九千多人被杀,当真是人头滚滚,血气冲天。

盘踞百年之久,犹如一颗毒瘤的漕帮和盐帮彻底覆灭。

南京城内的勋贵老爷们,该不该杀呢?

答案是夷灭三族不为过。

面对史可法的劝阻,韩烈拿起一份账册公文,翻看宣读道。

“抄没保国公府,得黄金十五万两,白银二百二十万两,历朝通宝铜钱,三千九百万枚,合计四百万贯。”

“丝绸,布匹,古玩,字画价值不可估量。”

“另有宅院别墅十三座,良田十五万顷。”

“抄没隆平侯府,得黄金九万两,白银一百零九万两,铜钱合计三百三十五万贯。”

……

韩烈照着人名,越往下念,史可法的心,也就越冰冷。

“这帮蛀虫,死不足惜啊。”

史可法这个人不贪财,但不代表他不知道钱财的重要性。

担任过漕运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如今的武英殿大学士,弘光朝的兵部尚书,他对于钱财的敏感性,比谁都强。

虽然他不善于统兵打仗,但他却知道,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前期都是银子喂出来的。

没有银子,怎么置办衣甲、兵器?

怎么给将士们封赏发军饷,置办粮草?

没有银子,将士们凭什么给你拼命?

史可法清晰记得甲申之变前(崇祯自缢,北京陷落),朝廷连二百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窘境。

就比如前天,户部左侍郎蒋臣,右侍郎施邦曜,前来内阁哭穷。

说是先帝葬礼,新帝登基,预算需要三百万两银子。

可户部现在全部家当,都只有二百四十五万两银子。

而且江南四镇人马的军饷,已经拖欠了三个月。

皇帝葬礼,需要修建陵墓,即便再节俭也要一百多万两银子,否则帝陵太寒酸,这肯定不行。

新帝登基,各种大礼和封赏都需要花钱,一百多万两银子,其实也并不多。

甚至可以说,这两项开支加起来,三百万两银子已经算少了。

“史阁老,抄没了这帮蛀虫,总计得黄金一百三十五万两。”

“白银两千九百八十万两,铜钱六千三百万贯。”

“这帮人享尽我大明二百多年荣华富贵,现在做一些奉献不为过吧?”

韩烈合上账册,一脸平静的说道。

“你们内阁拟票,下旨所有犯官男丁处死,女子充入教坊司,同时下发公文,警告满朝文武百官。”

“这就是他们的榜样,之前的过错,既往不咎。”

“从新帝登基之日开始,谁敢贪赃枉法,盘剥百姓,一律依法严惩,剥皮充草,枭首示众。”

堂下的史可法和吕大器闻言,无不是心头一凛。

尤其是吕大器,他虽然投靠了韩烈,可手脚却并不干净,这些年来他可没少贪墨银子。

好在韩烈那句,从新帝登基之日开始,之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让他松了口气。

吕大器混迹官场几十年,宦海起伏,自然少不了蝇营狗苟,如今入阁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