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大多数老实人的心态。
“实不相瞒,据我掌握的情报,入冬前建奴必然南侵,我准备先发制人。”
“孙主事,把河南地舆图摆开。”
韩烈也没有藏拙掖着,他召集几人入京,就是要他们去拼命,自然不能靠欺骗。
只能激起他们的血气和勇气,让他们甘心卖命才行。
孙枝蔚连忙拿出地图,在桌面上摆开。
韩烈上前,招呼几人说道:“大家请看。”
在众人目光注视下,韩烈指着归德府睢阳城的位置说道。
“睢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地接山东,江淮,扼控南北要冲。”
“目前我军在睢阳城内,有一支六千人的守备营,还有一支四万人的常备军。”
“但是,我准备把这支常备军,调入南都,为收复九江而战。”
“同时,兖州府,济南府,归德府三地,我会布置一支四万人的常备军。”
“加上本地守备营,形成第一道防线。”
“同时,徐州我会布置一支四万人的机动部队,对三地进行接应增援,作为江北第二道防线。”
韩烈边说,边拿起一颗颗棋子,在地图上摆下防线。
“现在江北大将军府行辕,有忠勇,忠武,忠义,神武四军,共十六万人马。”
“我准备抽调忠义和神武两军入南都,配合南都的神机,万骑两军,形成进攻部队,发起收复江西战役。”
“先收复江西九江,南昌,扼守长江口,就能大大缓解京师的压力。”
“但是,战争一旦打响,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也是可能。”
“目前兖州府的防御,鲁王即将前往坐镇,济南府防线,有巡抚袁枢坐镇。”
“就归德府缺乏一个有能力,敢于奉献的团队。”
韩烈说到这里,目光坚定的看着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王公略四人。
“我把你们召来,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前往睢阳城坐镇,效仿前唐睢阳太守张公,死守睢阳事。”
“因为我预料,一旦我军发起江西战役,河南的清军,必然会倾巢出动,猛攻睢阳城。”
“你们的任务就是守住睢阳,只要江西不胜,你们哪怕战死,也要给我钉在睢阳城头。”
韩烈这一番坦诚之言,没有吓到阎应元,反倒激起了他的血性。
“为国尽忠,虽死犹荣,承蒙大将军厚爱,草民愿为国而战。”
“为国尽忠,虽死犹荣!”陈明遇和冯厚敦无不是心潮澎湃,他们这样的小吏,就是干到死,充其量最多也就是一个七品到头。
百年之后,化作一杯黄土,谁又记得他们呢?
但是,要能够像张巡一样,名垂青史,可不是虽死犹荣。
“很好,诸位忠心可嘉,吾心甚慰。”
韩烈赞赏的扶起几人,沉声说道:“我已经向吏部和内阁举荐了几位履新新职。”
“孙主事,吃过午宴,你带几位大人去吏部报道,领取公服印绶,前往归德府赴任。”
听到这里的阎应元几个,一时都有些好奇,韩烈究竟举荐了他们担任什么职务。
直到午后,在孙枝蔚的引领下,来到吏部衙门,见到东阁大学士吕大器兼吏部尚书。
看到手中的任命文书,阎应元几人,无不是激动呆愣当场。
“阎知府,陈兵备,冯同知,王守备,你们这次获得破格提拔,是大将军在内阁会上,为你们力争所得。”
“希望你们赴任之后,不要辜负朝廷的重托,大将军的信任。”
吕大器看着这几个小吏,表情严肃的说道。
阎应元出任归德知府,明确为正四品。
陈明遇出任大梁兵备道,官阶为从四品。
冯厚敦出任归德府同知,官阶为正五品。
王公略出任归德营守备,武官品阶正五品。
这样的升迁,可不是破格重用嘛。
想当初他吕大器进士及第,授予的也不过是从七品翰林院修撰。
可眼前这些人,不过都是秀才,武举人,之前连一点名气都没有。
如今一跃成为四品,五品的实职要员。
这事,韩烈在内阁议会上提出来时,即便是一直支持韩烈的他,包括路振飞都表达了疑虑。
高弘图和姜曰广二人,更是毫不客气的指责韩烈胡乱用人,是破坏官场制度,分明是培植党羽。
当时韩烈的回复是:“人才就该重用,不该以出身论英雄,我问心无愧。”
也就是在韩烈的坚持下,史可法点了头。
最后倪元璐,曾樱都表态下,这份任命才呈报给了皇太后和皇帝用印。
而吕大器所知,这份奏报上去,皇太后也认为不妥,直到韩烈和史可法,亲自面呈皇太后过后,才正式通过批复。
“请吕阁老转告大将军,下官等必当誓死相报。”
阎应元几人无不是躬身一拜,态度坚定的回道。
说实在阎应元几个,真是被这份重任给吓到了。
正如吕大器所言,这已经不单单是破格重用,而是打破制度,直线提拔。
出了吏部衙门,几人还有种做梦般的不真实之感。
“恭喜几位大人荣升。”一直在等候他们的孙枝蔚,都是难掩羡慕之情的,表达着祝贺之情。
“孙主事,劳烦转告大将军,我等绝不会辜负大将军重托。”阎应元,陈明遇几人纷纷回礼。
“诸位大人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孙枝蔚点点头,指了指门口的四匹战马,笑着说道。
“这几匹战马,是大将军托我送给你们的坐骑,马背上还有一些盘缠,这是大将军的心意。”
“你们可以先回一趟江阴,安置好家人,再赶去睢阳上任。”
看着那几匹战马,还有马背上的行囊,阎应元几个,无不是再次感动的涕泪。
“大将军大恩,我等无以为报矣。”
“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大将军说了,办好差事,就是对他最大的回报。”孙枝蔚拱手一拜,目送几人上马而去。
几人一路策马出城后,阎应元提起行囊,打开看到里面的一百两银子,看着陈明遇几人感慨道。
“诸位兄台,士为知已者死,今后你我兄弟几人的命,就卖给朝廷,卖给大将军了。”
他们都是地方小吏出身,日子都过得紧巴巴。
韩烈不但重用他们,还送了代步马匹,又送了盘缠,这份恩情,足以让他们誓死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