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大顺军的新生
韩烈亲口许诺,这份含量不言而喻。
冯雄下意识的看向李来亨的举动,一眼就被韩烈捕捉到了。
目光敏锐的他韩烈,不由上下打量了眼李来亨。
儒服长衫,其貌不扬,二十出头的年纪,看起来虽然很普通。
但身上那股气场,虽然隐藏的很好,但那双锐利的眼神,却难掩锐气。
看着如此年轻的李来亨,却是冯雄身后的主将。
韩烈脑海之中,迅速转动了起来。
李自成如今死了,他没有子嗣,手下将领首推李过和高一功。
但这两个人,李过已经四十岁,高一功也有三十岁,这么年轻的将领,身居高位。
历史上在李闯军中,只有一人,那就是李过之子李来亨。
心中有了计较的韩烈,脸露微笑的看向李来亨,突然说道。
“这位兄台,我若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李过将军之子,李来亨兄弟吧?”
被韩烈点出身份,李来亨并没有表现的太过震惊。
而是从容的站了起来,拱手作揖拜道。
“大将军慧眼如炬,在下正是李来亨。”
相比起来李来亨的从容镇定,冯雄却是如坐针毡,惊慌的他差点就拔刀了。
他可以死在凤阳,但李来亨绝对不能死凤阳。
这是他答应高皇后和李过的话。
陈潜夫和王燮二人,都经历过昔日李自成围攻开封战役之人。
说起来二人也都是开封之战的幸存者,说实在对于李闯叛军,二人都没有太多的好感。
当初陈潜夫和越其杰,得到大梁兵备道袁枢相救,开封城破后得以逃回归德府。
王燮落水,幸得黄河渔民相救,但因为开封战役前,他是开封府同知,被罢官丢职。
赋闲在家两年,直到今年陈潜夫出任凤阳巡抚,才推荐他出任出仕,得以授凤阳巡按一职。
李来亨虽然名气不大,但绰号‘一只虎’的李过,他们却并不陌生。
这也是他们二人,得知李过和高一功要投降时,认为这件事非同小可。
这才派人向朝廷和韩烈汇报的原因。
如今得知李来亨是李过的儿子,潜伏在暗处多日。
二人都不由吓了一跳,赶忙向韩烈请罪道。
“还请大将军治罪,我等眼拙,未能识的贼人身份。”
冯雄也连忙站了起来,有些慌张的跪倒在地。
“还请大将军见谅,我等诚心来投,少将军并非有意隐瞒身份,只是不知朝廷态度,故而未敢表明态度。”
这一刻,大厅上的众人,都紧张的看着韩烈。
因为韩烈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他们的生死。
“少将军能够前来,足以表明诚意,我韩烈向来重然诺,说出的话,那就是一言九鼎。”
上前一步的韩烈,伸手扶起冯雄笑道。
“冯将军不必紧张,敌我不明,隐瞒身份,这是自保手段,不足为怪。”
“还有陈军门,王巡按你们也不必自责。”
“你们在这次义军归顺之事上,处理的很好,我很满意。”
简短的几句话,化解了紧张的气氛,也让李来亨和冯雄,见识到的胸襟气魄。
“大将军英明神武,我等佩服。”冯雄和李来亨松了口气的同时,连忙拍了一个马屁。
“哈哈哈……”
韩烈摆手一笑:“都坐下说话。”
“陈军门,安排人起草文书,就按我刚才说的办,义军归顺之后,授予忠贞军旗号,留在凤阳府进行休整。”
“至于高皇后,我可以请示朝廷,赐予一品诰命夫人,授予荣国夫人封号,长住在凤阳城。”
“其余将士,一律封赏,过去之事,既往不咎。”
“李将军,冯将军二位以为如何?”
面对韩烈的这般善意和信赖,李来亨感激的拜道。
“大将军仁义,末将必当忠于朝廷,万死莫辞。”
“李将军少年英才,它日必为国家栋梁。”
韩烈赞赏的扶起他,亲切的问道。
“我帐下亲卫营缺一个指挥同知,不知李将军可愿屈就?”
李来亨一愣,抬头看向韩烈,见他这话并未戏言,当即再次作揖应道。
“愿为大将军效劳。”
“好,李将军识大体,懂进退,我心甚慰。”
韩烈是真的欣赏李来亨。
明末这个乱世风云之中,李来亨虽然算不上杰出的统帅。
但绝对是最忠心的一代猛将。
李自成败亡后,他跟随父亲李过,坚持抗清,在夔东地区坚持了近二十年,给满清建奴予以沉重打击。
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血洒疆场而亡。
这份忠义之心,足以彪炳史册。
“陈军门,立即调拨钱粮,派人运往颍州,我亲自在颍州城,等候李过和高一功。”
“李将军,冯将军你们现在拿着我的书信回去,咱们在颍州再会。”
一番寒暄过后,韩烈把书信递给李来亨,亲自送他出了巡抚衙门。
“大将军,卑职等告退。”
李来亨和冯雄骑上战马,拱手一拜,一路飞马而去。
“大将军,李闯叛军向来反复无常,如此重视他们,万一他们休整过后,再掉头反叛,为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