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景德镇瓷器的闻名,除了瓷器的精美,制作工艺的精湛外。
也得益于交通的便利。
瓷器属于易碎品,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运输方式,莫过于船只。
鄱阳湖这个水路中转场,给景德镇的销售道路,提供了最有效的便利。
左云龙虽然与左良玉同姓,但他却不是左良玉的后辈。
此人是江西巡抚刘武元的亲兵出身。
刘武元早年在辽东,曾官至大明游击将军,于崇祯四年投降满清。
以武官身份一路受到重用,做到文官江西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可见这厮能力的不凡。
除了江西巡抚一职外,他还兼任了汉军镶红旗都统官职。
历史上这厮最后官至兵部尚书而死,因为是汉奸降臣,被乾隆编入了贰臣传。
作为刘武元的心腹,左云龙在景德镇赴任,已经快三个月时间。
这段时间在景德镇,左云龙这个从辽东一路南下的狗腿子,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江南烟雨。
景德镇的繁荣,在他看来,即便满清的盛京城,那也根本无法比拟。
他每天只要躺在镇守府内,就可以日进斗金,美酒美人,奇珍异宝,简直让他眼花缭乱。
九月十七日,一场秋雨席卷饶州各县。
这也预示着酷热退去,秋天的来临。
浮梁县西南方向,王辅臣,李之芳率领的神武军左右两营一万六千人马。
顶着瓢泼大雨,以急行军的速度,正在快速向浮梁靠近。
头戴斗笠的王辅臣,身上披着一袭战袍,内穿着鱼鳞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
“都他娘的跑起来,快,再快一些。”
挥舞着马鞭的王辅臣,如虎啸一般的吼声,不断在长长的队伍之中响起。
头戴头盔,披着蓑衣的士卒,穿着布靴,踩着泥泞的道路,背着甲胄,扛着手中的兵器,神情肃穆的快速着奔跑着。
没有一个人抱怨,所以得士卒,目光坚定,整支队伍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策马飞奔的王辅臣,来回在队伍之中奔走,鼓舞着将士们的士气。
“李参将,前面往左五里就是浮梁县城,往东十里是景德镇,浮梁交给你们,我带队直扑景德镇。”
从风雨之中飞马来到李之芳面前的王辅臣,指了指前方的分叉路,提出了自已的想法。
“景德镇有三千驻军,防备虽然不严,但大将军的意思,尽量保护景德镇当地的商人,百姓,工匠生命财产安全。”
“我建议王参将智取,趁着风雨掩护,派小股部队扮着商队,进入城门,夺取一座或者两座城门,进而一鼓作气,消灭城中敌人。”
李之芳并没有跟王辅臣争功,而是提出了自已的建议。
“李参将此言甚好,多谢指点。”
王辅臣欣然点头,策马率军往景德镇方向而去。
相比起景德镇,浮梁县城之内,如今基本不设防,仅有三班衙役,负责看守城门,维护城中治安。
李之芳率领的右营八千将士,之所以扑向浮梁,主要是打通道路。
为后续主力通过浮梁,对饶州城,以及打通通往余干的道路。
与李之芳分兵之后,王辅臣细思之下,认为李之芳之计确实甚妙。
景德镇是一座商业城镇,每日都有商队入城。
安排小股精锐,扮做商队靠近城门,守城军士必然不会防备。
想到这里的王辅臣,立即叫来帐下几名游击将军。
“白光勇,你挑选一百五十名精锐士卒,扮着三队商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景德镇进发。”
“全军人马,放慢脚步,徐徐前进,加强两翼警戒,防止有敌军探子靠近。”
这个时候的王辅臣,虽然还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但却已经展现出一个大将所具备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