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巡抚刘武元,兵临城下
一天一夜之间,韩烈率领亲卫营,万骑军的将士,走了二百三十里路。
当然,这个行军速度,是一人双马的骑兵速度。
那么这个速度,算不算快呢?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字‘快’。
根据历史记载,汉代骑兵行军,一天的速度是一百四十里。
而以骑兵横行天下的蒙古人,在远征西方世界的匈亚利和?波兰时,平均速度速度仅有一百二十里。
去年的山海关之战之中,建奴八旗骑兵从盛京到山海关,八百里路程走了十二天,平均行军速度仅为七十里一天。
韩烈率领的人马,之所以走的这么快,除了训练有素外。
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行军距离短。
因为韩烈率领的人马,从浮梁出发到余干,只有一天路程。
二是韩烈没有后勤之忧,全军人马仅带了三天粮草,从而减轻了人马负重。
九月十九日入夜,韩烈率领的人马进驻余干。
与前一天出发的忠义军右营参将杨威,率领的人马会师。
而左营参将齐翼龙的人马,因为是步卒,虽然同时从乐平出发,但他们直到次日黎明时分,才抵达余干。
等齐翼龙率领的人马,抵达余干时,天色虽然刚刚放亮。
但韩烈率领的人马,却已经先一步离开了余干,沿着信江湖泊,往南昌而去。
“齐参将,大将军有令,让你部留下一千人马驻守余干,其余人马快速跟进,不得耽误。”
刚刚进城的齐翼龙,便接到韩烈留下的军令。
“弟兄们,速速进城,休息一个时辰,吃饱肚子,继续上路。”
“受伤和体力的弱的留下来驻守城池,谁要敢偷奸耍滑,军法处置。”
齐翼龙策马来到队伍前,扬声一声大喝。
全营除了昨日留守乐平的五百士卒,剩下的七千五百将士,无不是齐声吼道。
“遵命!遵命!”
南昌府附郭南昌县,巡抚衙门所在地。
南昌府在明代有洪都之称,布政司所在地,分为两城。
东南城区叫南昌县,是巡抚衙门,布政司衙门,按察司衙门所在地。
西北城区叫新建县,是都指挥使司衙门所在区域。
当时的南昌城内有五十万人口,是名副其实的江南名城。
整座南昌城两面环水,东西周长达到五十里,南北因为有赣江,鄱阳湖,信江等河流,形成了天然屏障。
设立在南昌郊外的吴城巡检司,距离南昌县二十里。
九月二十一日凌晨时分。
武昌巡检司的士卒,发现大队明军靠近,第一时间点燃了烽火。
虽然烽火被点燃,但因为吴城距离南昌城尚远,烽火台烽烟并没有传播到南昌城。
其主要原因是南昌与吴城之间,还有三座烽火台因为多年承平已经失效。
其次是江西总兵金声桓,率领总兵衙门以及都司营的三万多人马,不在南昌城中,而是去了三百里外的抚州府。
虽然韩烈率军靠近南昌城的消息,并没有传播到南昌城内。
但是,最近江西各地燃起的烽烟,还是引起了巡抚刘武元的警觉。
原大明辽东游击将军出身的刘武元,属于武将出身,在清初以武将身份代领巡抚一职,这是开国之初军事需要。
为此,刘武元这个巡抚,主管的还是军事。
清廷另外委派了线缙为布政使,朱国柱为按察使,董学成为江西巡按,协助刘武元负责江西事务。
而实际上刘武元最初的职务是南赣巡抚,但因为大明赣州知府傅鼎铨,与江西巡抚旷昭等人,在赣州站稳了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