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军功制度董小宛厨艺(1 / 2)

🎁美女直播

第397章军功制度,董小宛厨艺

“二位将军请坐。”韩烈面带微笑,亲切的招呼二人入座。

“深夜召二位将军前来,有一事咨询,二位将军不必拘谨。”

韩烈见二人有些紧张,微笑解释之余,端起茶杯说道。

“大将军有事尽管吩咐,末将必当鞠躬尽瘁。”

瞿良才和吴学礼连忙站了起来,作揖回道。

韩烈见状,也没有多废话,直接开口说道:“我刚刚收到湖广巡按陈子龙大人奏报,岳州守将马进忠,王允成拒不归顺朝廷。”

“但二人也没有归降满清,不知这二人你们可熟悉?”

帐下二人对视一眼,由瞿良才开口道:“回大将军,马进忠和王允成都是左良玉帐下总兵大将,末将二人虽然认识,算不上熟悉。”

“毕竟我二人之前所担任的职务都不算高位,彼此之间也不存在明确的从属关系,因此交情只能算是普普通通罢了。”

瞿良才回复完毕之后,吴学礼稍稍迟疑了片刻,这才缓缓开口说道:“马进忠将军帐下的参将卢鼎以及游击将军武自强他们二位,和下官倒是有着颇为不错的关系。”

“前些年,我们曾经一同并肩作战长达数年之久。犹记得往昔在那郧阳一役之中,下官更是奋不顾身地救下了卢鼎的性命呢!”

吴学礼话音刚刚落下,瞿良才紧接着又一次开口讲道:“还有王允成将军麾下的游击将军白良辅,他与下官乃是同乡之。”

“平素里,我们二人私下往来也是较为频繁,私交方面还算得上可以吧。”

一直默默倾听着两人回话的韩烈,这会不禁发出一声慨叹:“岳州府所处之地的位置可真是至关重要啊!”

说罢,他那炯炯有神、光芒四射的目光便直直的看着面前的瞿良才和吴学礼身上。

“眼下武昌战役已经打响,岳州马进忠和王允成归顺,对于我们来说很关键。”

“二人要是归顺我朝,我们不但可以平添助力,湖南的兵马可以出湘,对荆州之敌展开反击,也可以对武昌后方进行威胁。”

“反之,如果二人不归顺,他们就如同卡在我们咽喉处的鱼刺,不仅会阻碍我们进军的步伐,还可能与敌军勾结,给我们带来巨大的麻烦。”韩烈一边说着,一边缓缓踱步。

话说到这个份上,瞿良才和吴学礼要是还不明白韩烈心意,那二人就是真愚蠢了。

犹豫了一下的瞿良才恭声说道:“大将军,卑职不才,愿意为去一趟岳州,即便无法说服马进忠和王允成,也定要说服他按兵不动。”

吴学礼紧跟着附和道:“大将军,即便马进忠和王允成冥顽不灵,我二人可以说服武自强,白良辅,卢鼎等将领,让他们站到朝廷这一边。”

韩烈见二人明白了自已的心思,这才颔首笑道。

“二位将军愿意前往,自是再好不过,此行不管成败,我都为你们记上三等功一次,若是成功,为你们记一等功。”

瞿良才和吴学礼相视一眼,无不是欣喜的拜道。

“愿为大将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虽然加入韩烈帐下不久,但瞿良才和吴学礼都已经清楚韩烈帐下升迁之路。

凡是升迁,必然涉及到军功。

军功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累积军功。

特等军功,分为两种,一是斩将搴旗,二是陷阵先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

一等分为斩将、搴旗,陷阵、先登四个分别获得。

当然一场战斗之中,斩杀百人之敌,也可以获得一等功勋。

所以特等和一等功,一旦获得,至少提升一个大品阶。

也就是正四品游击,可以直接胜任正三品参将。

而二等功和三等功相当于容易一些,一场战役之中,斩杀六十人可获得二等。

三等功为斩杀敌人三十首级。

其次是累积军功,根据战场升迁功绩录功,凡是参加一次战役,或者斩杀一个敌人,可累积军功一次。

积累四十次军功,可叙三等功一次。

获得三等功一次,可以获得一百两银子奖赏,或者升品阶一次。

也就是说从九品官阶的队官,累积获得三等功一次后,可以胜任正九品队官,也可以优先升任副把总。

但品阶依旧为正九品,要等下一次叙功之后,才能升任从八品。

韩烈制定的这一套军功制度,看似严格,但却十分公平。

哪怕是一个普通士卒,只要在战场上立下功绩,都可以获得升迁的机会。

就算你战死了,你的功绩也可以换算成抚恤金,发放给你的家人。

哪怕直系亲属死了,三代之类的族人,也可以领取这笔抚恤金。

而且每一次战斗开始到结束,军中的军法官,都会核实战功,然后上报军部进一步核实。

谁要敢徇私舞弊,不但军功抹除,还会被军法处置。

也正事这一套军功标准,让韩烈帐下各军人马,人人愿意为之效死力的根本原因。

军功虽然获得艰难,但世人所要的东西,往往不是东西的多少,而是是否能够公平公正的获得。

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言:“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世人普遍索求。”

后世之中,为何仇富之人多,难道是穷人天生小鸡肚肠,见不得人好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世人仇富的根本原因,是大家对于财富得来不公的呐喊。

韩烈作为重生者,更是甚至公平公正的杀伤力,对于普通士卒和民众的渴求。

包括眼前的瞿良才和吴学礼,二人打了十几年仗,功劳不少,但不管在左良玉帐下,还是满清帐下,他们始终都在游击将军位置上不得升迁。

原因很简单,越到上面,位置越少,人情世故远比军功更重要。

顶头上司不喜欢,朝廷没有人支持你,你立再多功劳也是白搭。

重新归顺大明朝廷,二人都想立功,更想升迁。

韩烈许诺这次出使,成败都论功三等,这简直是白捡的功劳,如何不让他们欢欣鼓舞。

作为一代奇女子,秦淮名妓的董小宛,人生有两大爱好。

一是唱曲吟诗,二是下厨做美食。

有着昆曲第一人,生前留下多首脍炙人口诗篇的她,不但精通乐器,天生的歌喉,也是她让世人追捧的原因。

除了这些精神食粮外,因为善于制作美食,也让她赢得了古代十大名厨的美名。

在顾媚的照顾下,被强行留在蕲州养病的董小宛,休息了两天的她,加上之前就一直在吃药治疗。

这不病情好转的她,一时又有些闲不住了。

“柳红,今天天气好,我们去街上逛逛,我想买一些菜回来做。”

清晨时分,暖阳初升,蕲州雄天门大营内,吃过早饭的董小宛,便带着侍女柳红,离开了大营。

很快二女就来到集市上,虽然这个时候的蕲州战争气氛紧张,但当地官府被韩烈亲卫营接管,城池的秩序和治安,却是比以往都要好。

大冬天的集市上,也是颇为繁荣热闹。

“小姐,这里冬笋挺新鲜,我们买些回去吧。”

“好,那就买几斤回去。”虽然暖阳升起,但是大冬天的街面上,依旧寒意袭人。

董小宛病体刚好,为了防寒,她特意戴了一顶帽子,护住了自已的头部和耳朵,身上还穿了一件羊绒大氅。

把整个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只有一张秀美的脸庞,暴露在外面。

“这位小姐,要不要买只绿龟回去炖汤?”

这边刚买好冬笋,一个提着竹篓,衣衫单薄的渔夫,看着衣着光鲜的董小宛主仆二女,有些可怜巴巴的问道。

“呀,小姐你看,真是绿龟呢,我还是第一次见。”柳红看着竹篓内的绿毛龟,发出一声惊叹之声。

董小宛也好奇的低头看了一下,竹筐内有三只身上长着绿色苔藓的乌龟,大的有巴掌大小,小的也有掌心大小。

看起来特别漂亮可爱。

蕲州绿毛龟,董小宛其实早听过其名,因为早在唐宋时期,蕲州绿毛龟因为长相怪异,具有观赏性,加上容易养活。

故而被一些达官贵人豢养在水池之中。

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中,也有有关绿毛龟的记载。

说此龟“滋补方往往用之,与龟甲同功。”

“小姐,它们好可爱,要不咱们买回去养着吧?”同情心泛滥的柳红,忍不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