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清军仓惶撤退
“何至于如此狼狈乎?”
看到柯永盛那丧家之犬的形象,吴三桂也不由吃了一惊。
这才过去一个多时辰,柯永盛统领的三万人马,竟然几乎丧尽,仅带着不到百人而回。
“悔不听王爷劝说,大意了,大意了啊。”
柯永盛一个中年大汉,忍不住落泪哭诉道。
“那黄冈城内,足有五万明军不说,还有一支上万人的铁骑,人马皆披甲,凶悍至极。”
“可恨汉军营的胡守金,董学礼率先奔逃,导致全军溃败……”
听完柯永盛的哭诉,吴三桂内心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波澜。
因为当初在池州时,他就差点被这支骑兵追上,幸亏他跑得快。
但这会为了安抚柯永盛,他还是安慰道:“柯都统,胜败乃兵家常事,如今明军势大,不宜再战。”
“请随我速速回城,向肃亲王汇报吧。”
柯永盛这会也是惊魂未定,早没有了争雄之心。
“平西王说的是,卑职都听您安排。”
“早知如此,何至于此?”吴三桂点头之余,却在内心腹诽了一句。
“传我命令,后队变前队,立即撤回武昌。”
吴三桂帐下的关宁铁骑,前文就说过,虽然主力骑兵只有七八千人,但总兵三万的军队,却是人人有战马代步。
所以这支人马,一旦行动起来,速度绝对是快如旋风。
一路撤退的吴三桂,在傍晚前带着队伍,安全撤回了武昌。
而这个时候,武昌城中的行辕内。
豪格已经接到夏口失守的消息,而且汉口水寨也失守了。
水师总兵郝效忠,副将徐勇没能接回祖可法,还因为汉口水寨丢了,不得不撤回了汉水境内。
虽然已经打算撤退,并决定放弃夏口。
但接到消息的豪格,还是有些生气和不甘。
然而,当吴三桂率军撤回,见到跪倒在地的柯永盛、刘伯禄汇报,获悉屯泰战死,三万人马全军覆灭的消息。
豪格的脸色瞬间涨的通红,一双眼珠子都差点瞪了出来。
“拉出去,拉出去砍了。”
昨天他还对柯永盛、屯泰的胆气,颇感满意。
但现在他却恨不得宰了柯永盛,三万人马啊,就这么丢了,这如何不让他心疼。
“王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饶恕柯都统一命,准他戴罪立功。”
如果是在昨天,吴三桂绝对不会给柯永盛求情。
正所谓今时不同往日,柯永盛现在已经对他服软,帮他求个情,这可是救命之恩,以后这份人情也许就用上了。
鳌拜这会在旁也劝说道:“主子,局势突变,柯都统往日有功,确实罪不至死。”
“拉下去,拉下去,孤王不想看到他们。”豪格摆了摆手,最终没有下杀手。
“谢谢亲王殿下不杀之恩。”柯永盛和刘伯禄闻言,无不是连连喊道。
“平西王,夏口和汉口都失守了,明军水师已经完全控制了长江,我准备连夜撤离武昌。”
“不知你怎么看?”
豪格坐下冷静了一会,看向吴三桂问道。
“先机已失,保全兵马,撤往襄阳,这是上策。”吴三桂本就不想打,自是毫不犹豫的表示支持撤军。
“不过,这断后之事,还希望平西王来负责。”
“本王让都敏、赖塔二位护军参领,各率领三千铁骑协助你,其余人马我会带着,今晚出发先行赶往德安府。”
“与尚可喜汇合之后,再退往随州,途中我们保持联系,所需要支援,随时向我孤王汇报。”
听到豪格让他断后,吴三桂心里忍不住骂了句娘。
但现实却是他无法拒绝,现在大军撤离,尚可喜在汉阳府,实际已经开拔撤往德安府去了。
武昌城内虽然还有一支汉军营,那是降将刘良佐的队伍。
原本有三万人马,但今日柯永盛惨败后,只剩下两万人马。
豪格手中也有两万多兵马,这支兵马是满蒙汉的两黄旗精锐。
现在豪格愿意抽调六千人马给他,这已经是最大的支持。
总不能让豪格亲自断后吧?
至于刘良佐的两万汉军营,压根就是一支土匪草寇,基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柯永盛要是今日不败,吴三桂还能推举他断后。
“喳!”
心中不情不愿的吴三桂,最后只得一弹衣袖,躬身应道。
蕲州雄天门内韩烈大营。
“启禀大将军,夏口传来捷报。”
临近傍晚时分,孙思克把夏口送来的战报,呈送到了韩烈手中。
韩烈接过战报,拆开阅览了起来。
“大将军亲启:我军于十二月十日清晨,对夏口发动总攻,攻城半日,有效牵制守军兵力和注意力。”
“有力的配合了水师营,对夏口水寨的攻击,于午后时分,攻占夏口城。”
“斩杀建奴湖广总兵祖可法,夏口守将张天福,杨承祖,白邦政等战将十九人。”
“全歼夏口守敌两万人马,其中击杀一万二千人,俘虏八千余人。”
“我军战死一千一百人,伤一千九百余人,缴获军需物资……”
看罢夏口送来的捷报,韩烈欣然笑道。
“公愚,起草嘉奖令,嘉奖夏口参战的全体将士,尤其是操江水师营,凡是立功将士,累积战功两次。”
“伤亡的将士,要核实到位,进行救治和抚恤。”
“另外,让顾炎武接管夏口政务,等候朝廷安排夏口牧守到任再进行交接,城中百姓要安抚救济,决不能让一个百姓挨饿受冻。”
刘楗坐在下首,快速把韩烈的叮嘱,记录在案,交给韩烈审阅过后,用印密封。
“荩臣,传令。”
韩烈的帐下,一直有两套班子。
参军府的文官,负责往来文书情报收集传达。
亲卫营的武将,负责军令传达。
“末将在。”孙思克躬身应道。
“命令,操江水师营负责运输事宜,神机军,神武军明早渡江,进驻汉口水寨。”
“为进攻武昌做好准备。”
韩烈边说边把军令写好,交到了孙思克手中。
“连夜派人发出去。”
“末将遵命。”孙思克前脚刚走,后脚帐下值守的王德便走了进来。
“大将军,黄冈杨总兵送回来捷报。”
“哦,快呈上来。”韩烈高兴的起身站了起来。
“杨衍果然不负所望啊。”看罢手中的捷报,一脸笑容的韩烈,对帐下的刘楗等一众文官分享道。
“今天正午时分,杨衍率领各部人马,在黄冈城下歼敌三万,俘虏敌军一万八千余人,斩杀一万多人。”
“恭喜主公,捷报频传,收复武昌,指日可待。”
刘楗率先起身恭贺道。
“哈哈哈……”
心情大好的韩烈,开怀大笑道:“公愚,继续写嘉奖令,祝贺杨衍他们的胜利。”
“王德,传令李师膺派人给黄冈的将士,送一些猪羊肉过去,给将士们加个餐。”
“让杨衍告诉将士们,待收复武昌,我为大家请功封赏。”
忙活了这一阵,天色也已经彻底黑了下来。
“这些天诸位都辛苦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吃完饭一起看文艺队的演出,明日拔营前往黄冈。”
如今夏口拿下,武昌外围肃清,下一步就是攻取武昌。
蕲州距离武昌尚远,不利于指挥作战。
想了想的韩烈,决定明早拔营,前往黄冈亲自指挥攻取武昌之战。
营房大厅内一众文吏,听到韩烈的话,无不是有些兴奋的站了起来。
“卑职等告退。”刘楗带头拱手一拜,带着堂下一众参军府的文吏退了下去。
起身的韩烈,走出营房,活动了一下筋骨,便见董小宛带着侍女,提着饭菜篮子走来。
“夫君,妾身给你送饭菜来了。”
自从那日喝了董小宛的龟蛇大补汤,两人一个郎有情,妾有意的滚了床单后,二人的感情也迅速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