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夺取营寨击杀敌将(1 / 2)

🎁美女直播

第423章夺取营寨,击杀敌将

很快,郝效忠就感受到了明军的强大。

虽然他也是明军出身,但隶属左良玉麾下的他,他帐下的人马,昔日主要对手就是李自成和张献忠。

可以说郝效忠的功绩,都是在讨伐义军之中获取的。

而双方的主战场就是湖广和河南两个地方。

双方的战争胜败,基本也是五五开。

当年的左良玉带着他们,对付义军的战术向来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故而,他手下的兵马,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军纪,说白了就是披着大明官衣的匪军。

郝效忠向来胆大心狠,当初在九江城内,他与金声桓合谋,一把火烧了九江城。

把湖广总督吴甡,湖广巡抚袁继咸等一般大臣烧死,从而加剧了左良玉的死亡步伐。

左良玉不死的话,湖广这支明军人马,很有可能不会投降清廷。

所以郝效忠,就是一个罪魁祸首。

此刻,长寿山营寨外围,发起总攻的忠义军,在炮火的掩护下。

以左军营参将齐翼龙,攻击了营寨南门,右军营参将杨威,率部攻击了西门。

同时,前军营参将何其旻,与中军营参将曹友义,兼忠义军副将,向东门展开了猛烈攻势。

后军营参将杨珍,指挥火炮展开炮火压制。

短短的半个时辰下来,海拔不过一百多米,方圆不过数里的营寨,就在明军的攻击下,火光四起,乱成一团。

“臼炮推上去,瞄准营寨内部,继续火力压制。”

军阵后方的杨衍,手持千里镜,眼见攻击的人马,在营寨外遭到敌军反击,手中长枪一挥,扬声喊道。

臼炮射程只有两三百米,炮弹也只有一两斤一颗,这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迫击炮前身。

但臼炮射速快,容易操作,三个人一组,就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发射。

尤其是攻击这样不算险峻地形上的营寨,火力十分可观。

"通!通!通!"

伴随着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炮兵哨的二百门臼炮,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仅仅过去了一刻钟的短暂时光,它们便已经抵达了距离营寨仅有二百米之遥的位置。

"轰隆!轰隆!轰隆!"

紧接着,一阵又一阵沉闷而恐怖的炮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撕裂开来。

那些被抛射而出的炮弹,犹如密集的雨点一般,铺天盖地地砸向营寨内外。

刹那间,整个空间都被此起彼伏的爆炸声所填满,强烈的冲击波裹挟着烟尘和火光四处肆虐,让人几乎无法睁开眼睛。

可以看到,每一枚炮弹落地之后都会引发剧烈的爆炸声。

虽然臼炮的爆炸威力,仅有一米直径大小。

但架不住臼炮射速快,在这样猛烈的攻击之下,处于爆炸范围内的人就算侥幸能够存活下来,也必然会身受重伤甚至致残。

几千发发炮弹接连不断地呼啸而来,它们如同无情的死神之手,狠狠地拍打着东南两个方向的营寨栅栏。

只听见一连串噼里啪啦的断裂声响起,原本坚固无比的栅栏在这排山倒海般的炮火轰炸之下纷纷倒下,并迅速被点燃。

熊熊烈火借着风势越烧越旺,很快就蔓延成了一片火海。

处在这片火海中的敌军将士们惊恐万分,他们拼命地奔跑、呼喊,但却根本来不及逃脱这可怕的灾难。

一时间,战场上到处都是血肉横飞的惨状,营寨内的敌军将士,哀嚎与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场景。

无数士兵被炸得支离破碎,肢体残骸散落一地。

在明军如此猛烈的炮火攻击下,营寨的敌将徐勇,虽然临危不乱,连续砍杀了数名逃窜的士卒,却依旧无法遏制惊慌的士卒。

“徐总兵,明军炮火太强大了,弟兄们根本挡不住啊。”

从营门退下来的参将徐启仁,金世忠,吴光鼐等将领,无不是狼狈不堪。

“徐总兵,明军杀上来了。”

不等徐勇做出反应,游击将军李犹龙,也从前面跑了下来,灰头土脸的指了指前面喊道。

“陈福和张鹏都死在了明军的炮火之中。”

“赶紧往往撤吧。”

面容坚毅,目光凌厉的徐勇,盯着几人恶狠狠的道。

“撤?往哪里撤?”

“郝总兵说了,临阵后退斩,尔等这是要造反吗?”

面对徐勇的喝问,众将无不是面色一变,齐刷刷的看向徐勇。

“徐总兵,弟兄们不是不拼命,奈何明军炮火太过猛烈,血肉之躯如何抵抗?”

参将徐启仁愤慨的责问道。

徐启仁虽然与徐勇同姓,但二人却不是一家人。

只是昔日同属左良玉帐下效命。

大家之前跟随左良玉,打仗基本上就是能打就打,打不赢就跑。

现在投靠了建奴,没有升迁封赏就算了,打仗还要拼命,这他娘的分明是既要马奔跑,又不让马吃草。

特别是在撤退离开九江以及武昌的时候,那些选择投降的汉军营将士们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许多将士的家属仍被困在九江与武昌两地。

那些位高权重的高级将领自然能够携带自已的家眷一同逃离,但对于中下级将领以及众多普通士卒而言。

他们滞留在湖广或者江西一带的家属,想要拖家带口地撤离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今,他们一退再退,已经来到襄阳。

然而,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如果无法战胜敌人,连逃跑都是一种奢望。

一旦在战场上战死,而他们的家乡此刻又尽在明军掌控之下,那么他们的牺牲就将变得毫无意义。

因为他们的家人不仅一分钱的抚恤金都休想拿到,满清朝廷也绝无可能,将抚恤金送达大明的领土范围之内,找寻到他们的亲人予以发放。

这种情况显然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

正因如此,这成为了汉军营将士们不愿拼死作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毕竟,就算真的要面对死亡,至少也要捞取一些好处才行啊。

否则,谁会像个傻子一样,心甘情愿地去白白送死呢?

“徐参将说的是,今日要么撤退,要么你把我们几个都砍了。”

另一名参将金世忠,也是愤慨的盯着徐勇喊道。

“对,这仗老子打不了,手下弟兄都是家乡子弟,老子不能让他们白白流血牺牲。”

“不错,要么撤退,要么杀了我等。”

游击将军李犹龙,吴光鼐也齐声喊道。

面对众将的逼宫,徐勇也是倍感压力。

这些人都是军中中高级将领,他们一旦造反,他根本压不住。

黑着脸的徐勇冷漠的站在原地,正寻思如何开口之际。

然而就在此时,徐启仁和金世忠两人却互相对视一眼后,心领神会地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如同鬼魅一般,猛地冲到徐勇身前,趁其不备,一人一边牢牢地挟持住了徐勇,并同时扯开嗓子高声呼喊:“徐总兵有令,所有人立即往北面撤退!咱们要沿着汉水突出重围,直奔郧阳而去!”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众人皆是一惊,紧接着李犹龙和吴光鼐等将领反应过来,纷纷齐声高呼道:“弟兄们,徐总兵有令,全体都朝着营寨北部撤离!”

随着他们的呼喊,士兵们犹如潮水般一窝蜂地向着北方涌去。

尽管徐勇心中满是不甘,但面对如此情形,他深知自已已无力回天。

毕竟被众多部将所裹挟着,即使想要反抗也是徒劳无功。

无奈之下,他只能默默地选择默认了众将的所作所为。

随着营寨东门将士的哗变,很快就传到了南门方向。

得知这个消息的南门将士,也纷纷开始慌乱地撤退。

这一举动无疑给正带队冲锋的忠义军,前军营参将何其旻以及其所率领的人马,提供了绝佳的战机。

何其旻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敌军的动向。

当他看到敌人开始撤退时,心中大喜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