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襄阳之战落幕
“把此人尸骸保护带回去,不得再伤其尸体。”
一枪刺死豪格的韩烈,并没有对他的尸体过多泄愤。
作为一个对手,豪格的表现值得他尊重。
哪怕是敌人,尊重对手也是尊重的自已表现。
而且韩烈与豪格没有私人恩怨,只有国仇家恨,既然对方已死,也就没有必要再做出过激的行为。
左翼战场之上,随着豪格的被杀,胜利的天枰迅速倾斜。
孙思克,常登率领的中军,前军人马,很快就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而正面战场上,随着清军副将赖塔被射杀,穆生辉率领的骑兵,面对忠义军四万人马的反击,这会也败退了下来。
尤其是接到左翼战场肃亲王豪格的帅旗落下,全军陷入绝境的消息时,穆生辉果断的率领骑兵,向着右翼战场的鳌拜靠拢了过去。
也正是穆生辉的果断的决定,不仅保住了他的小命,也把鳌拜和富喀禅带出了泥潭。
因为这个时候,袁宗第率领追击的忠烈营三个营的人马,折返回了战场。
并且出现在了战场的右翼,三个营一万八千人马的出现。
一旦形成合围,鳌拜率领的一万人马,即便再勇猛,也必然难有逃脱的机会。
“鳌拜统领,肃亲王怕是凶多吉少了,现在明军人马众多,不宜再战,速速撤退为宜。”
穆生辉率领数千残存骑兵,与鳌拜会合之后,来到对方面前说道。
马背上的鳌拜,浑身血迹,也不知道是他自已的,还是斩杀的明军染上的,此刻的他表情狰狞,目光凶狠,犹如一头暴怒的猛虎。
回顾四周的鳌拜,看着辽阔的战场之上,明军旌旗蔽日,听着耳边不断传来的喊杀声,仅仅犹豫了片刻。
出人意料的他,突然一指汉水方向,沉声说道:“返回襄阳,必死无疑,现今唯一的生路,只有冒险一搏,立即涉水渡过汉水,才有一线生机。”
鳌拜这话一出,穆生辉神情一变,富喀禅也是惊疑的看着鳌拜。
围在身边的一众将领,人人表情震惊,不明所以。
“你们看看襄阳方向。”鳌拜没有过多解释,手握斩马刀的他,指了指襄阳的方向。
众将闻言,纷纷侧目,注目观望之下,仍然有人不解。
富喀禅却是眼神陡然圆睁,迅速翻身下马的他,动作娴熟的侧身匍匐在了地上。
“烟尘,那是弥漫的烟尘,还有马蹄声,是骑兵,一定有大队骑兵正朝这边赶来了。”
虽然这个时候,万骑军的骑兵,距离战场还有十余里,但女真人对于骑兵的敏感性,还是让鳌拜嗅到了。
富喀禅在鳌拜的指引下,也敏锐发现了这个问题。
到了这个时候,自然不需要鳌拜在解释。
眼下襄阳城内,已经没有过多的骑兵。
而他们所有人都知道,明军有一支成建制的骑兵。
但此刻他们并没有在战场上,眼下襄阳方向出现骑兵,很显然这支骑兵是明军的,他们往这边而来的目的,自然是拦截堵截他们。
眼下他们已经陷入溃败,要是再被骑兵拦截,那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
虽然在这个时候,强渡汉水同样危险,但无疑还有一线生机。
可要是退往襄阳,那就是十死无生。
“众将士听令,速速向汉水前进,立即渡河。”
没有丝毫迟疑,穆生辉果断下令,带着撤出战场的五千多骑兵,率先冲向了汉水。
正月时分的汉水,虽然是枯水期,但河水冰冷刺骨,而且河水深浅不一。
哪怕襄阳地界的汉水段,已经是上游,但水深的地方依旧有数米,甚至十几米的深潭。
但水钱的地方,则只有一两米。
这个时候让骑兵先渡河,显然是明智选择。
因为战马可以尝试水深,寻找道最佳渡河点。
在穆生辉率领骑兵冲向汉水之际,鳌拜收拢所剩的数千步卒,紧跟其后,一路拼命奔跑,冲向汉水南岸。
这个时候已经换了战马的王辅臣,以及吴六奇率领的亲卫左右二营,眼看清军溃逃,也是紧随其后的杀了上来。
此时的王辅臣和吴六奇都没有意识到,清军这是要强渡汉水。
双方人马追赶之际,正面战场上的杨衍,通过千里镜,看到这一幕之后,瞬间反应了过来。
不过他忠义军主要是步卒,加上连续战斗之后,被穆生辉的骑兵甩开了距离。
他即便强行下令追击,也根本追不上。
“立即传令右翼战场上的王、吴二将,清军要渡河逃窜,务必追上去,展开拦截。”
“我部人马会立即赶来支援。”
而左翼战场之上的韩烈,这会相隔右翼战场足有数里距离,加上豪格率领的残余兵马还在抵抗,也是鞭长莫及。
在这生死时刻,鳌拜、富喀禅率领的八旗人马,拼尽全力奔逃的同时。
鳌拜还不忘派出了军中斥候,分散往襄阳传递了长寿山大败的消息。
在骑兵的带路下,穆生辉率领的八旗骑兵,很快就找到了渡河浅水路径,顺利的横渡了过去。
鳌拜率领的步卒,紧随其后,在吴六奇、王辅臣率军赶到河岸之际,这支清军人马,不畏严寒,跳入河水之中,奋勇泅渡了过去。
站在河堤之上的王辅臣,看着已经大部渡河的清军,迟疑的看着吴六奇问道。
“要不要渡河?”
“敌军前锋已经在河岸立足,我们这个时候渡河,必然会遭到对方弓弩射击,这是取死之道。”
吴六奇犹豫了一下,最终做出了决定。
“收兵回营,打扫战场。”王辅臣点点头,也认可了吴六奇的决定。
山西大汉的王辅臣,虽然骑战无敌,但对于河水,却有些恐惧,因为从小到大,他都没有游过泳。
面对滔滔汉水,他也是心存畏惧,这也是他没有冲下河水的原因。
这边长寿山战场之上,随着鳌拜、穆生辉带着的一万多人逃脱。
战斗也很快结束,在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韩烈接到敌军渡河而去的消息,虽然有些遗憾,未能全歼敌军。
但他也没有太过纠结,这一战的胜利,在韩烈看来,已经注定襄阳一战的胜败。
事实也正如韩烈所料。
鳌拜在渡河之前,曾派出帐下精锐斥候,分散潜回襄阳城,把战败的消息传了回去。
接到消息的索尼,虽然震惊,但很快他就冷静了下来。
“来人啊,立即传尚可喜,佟图赖,金励来见我。”
眼下城中的兵马,虽然还有十万之众,但要是豪格身陷敌营,鳌拜逃离的消息传来,襄阳城内必然军心动荡,必然难以坚守。
很快尚可喜,佟图赖、金励来人便来到了原豪格的行辕。
索尼之所以叫他们三人前来,原因很简单。
这三个人现在执掌着城中所有的兵权。
尚可喜手握五万人马,其中包括收编的左良玉旧部和刘良佐所部叛军。
佟图赖手握襄阳一万守备汉军,金励手握两万汉军,并节制六万青壮民夫新兵。
三人到齐之后,索尼没有废话,直接通报了军情。
“肃亲王如今生死不明,根据鳌拜送来的情报分析,即便未死,也已经被明军俘虏。”
“鳌拜、穆生辉率领万余人马,冒死渡河前往樊城方向。”
“接下来我们该何去何从,诸位都是统兵大将,说说你们的想法。”
“是死守襄阳,还是趁明军还未回转,立即突围,强渡汉水北返南阳。”
索尼的这番话让堂下三人,一时久久无言。
这个消息太过震惊,长寿山营寨失守也就罢了,救援的三万八旗精锐大败不说,连主帅都下落不明。
这襄阳还怎么守?
要不是自身就是叛将,尚可喜都想打开城门向明军乞降了。
只是现在的他,连投降的机会没有。
因为他的叛徒汉奸的名声,早已经刻在大明朝的必杀名单上。
“立即突围吧,强渡汉水,虽然凶险,远比坐以待毙强。”
尚可喜抬起头,看着索尼坚定的说道。
“金都统,你率领所部人马,镇守北门断后,同时集中所有火炮,立即向东门外的明军开火。”
“命令刘芳名、李国翰、柯永盛率领所部新军,向明军发起攻击,以麻痹明军,掩护主力从北门突围。”
“还有,在四门各处准备火油和干柴,一旦明军攻城,立即放火,焚烧全城,阻挡明军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