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将士休暮三天,大家尽情庆祝一下。”
“正月十一日清晨,各军撤回武昌。”
“襄阳,我就交给你们几位了。”
起身的韩烈看着袁宗第,党守素,杨文荐三人,作揖躬身拜道。
“我等惶恐,安敢受大将军如此大礼乎?”
袁宗第三人慌忙起身,跪地还起韩烈的大礼。
相比起明军在襄阳的庆祝,鳌拜、索尼、尚可喜一众败军,则是狼狈不堪的退回到了南阳府。
现在他们辎重丢失,虽然手中还有八九万人马,却是缺衣少粮。
丢了襄阳不说,肃亲王豪格还战死沙场,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朝廷的严厉责罚。
而吴三桂率领的人马,这会却早一步撤去了武关。
吴三桂对满清朝廷上了一封奏疏,防止明军进攻关中。
实际上则是他盯上了关中。
占据武关,驻防商州的吴三桂,等于封锁了商洛道,后来更是接应了徐勇,佟养和二人的退入关中的数万人马。
正月初十,拿下襄阳的第三天下午。
正在街头走访百姓的韩烈,突然收到孙思克,派亲卫中军游击将军王昌,转送来的一封军报。
找了一家路边茶舍坐下的韩烈,带着几分惊奇,拆开了手中已经拆开过的信笺。
因为这封信笺,是石柱宣慰使,大明女土司秦良玉上呈给湖南巡抚堵胤锡的,并且希望他转呈给朝廷。
这封信笺,实际是一封军报,于去年底二十八日送出来的。
但由于路上的耽搁,先是送到了长沙府,巡抚堵胤锡手上。
见到信笺的堵胤锡,见是给自已的,便拆开了。
但拆开信笺之后,堵胤锡发现信笺内容事关重大,随即连忙派人转呈到武昌,送到了湖广总督陈子龙手上。
如此转了几手,这才到韩烈手中。
秦良玉这封信很厚,足足有十几页,怕是上万字之多。
韩烈仔细的看了一遍,其中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条是关于云贵川的军情问题,秦良玉在信笺之上,阐述了张献忠死后,四川,贵州、云南布政司行省的收复和治理问题。
第二条主要是讲述了清军占据四川的情况,以及张献忠残部孙可望、李定国攻占了贵州布政司行省。
秦良玉认为孙可望这些叛军残部,占据贵州,危害极大,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征讨。
第三条是请求致仕,希望朝廷能够任命她的孙子马万年,继任石柱宣慰使一职。
并请求让她侄儿秦翼明辅佐孙儿,出任石柱副将。
信笺的结尾,秦良玉用词恳切,表示自已已经七十三岁,为国征战三十余年,虽有心,却无力再报效朝廷。
在信笺之中,秦良玉没有为自已叙功,而是把自已的丈夫马千乘,儿子马祥麟,兄长秦邦翰、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为国捐躯一事的功绩,叙述了一遍。
没错,作为正史上,唯一被封侯的女将军。
秦良玉青年丧夫,却继承了丈夫的基业,带领马家子弟和秦家子弟报效朝廷,数次勤王京师,征讨辽东。
更是与李自成、张献忠大战十几年,可谓是流尽家族子弟的血液,让人闻者心酸,听者落泪。
以至于一向又刻薄寡恩名声的崇祯在世时,也毫不吝啬的为秦良玉赋诗四首赞扬她的忠勇。
那么秦烈知不知道秦良玉呢?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韩烈对于秦良玉同样十分崇拜。
此刻看到这封秦良玉亲笔写来的书信,感受到迟暮之年的秦良玉,心中那份忧国忧民之心。
韩烈也忍不住有些眼眶发酸。
“回府,立即回府。”收起手中的信笺,韩烈突然萌生了一股冲动。
他要去一趟石柱,去拜谒这位巾帼女英雄。
因为韩烈在对方的信中,感受到英雄即将迟暮。
他也不确定秦良玉究竟是在哪一年去世的,但可以肯定,就是最近两年。
所以他不想留下遗憾。
“主公,是有新的军情吗?”跟随在左右的王德、孙平二人,见到韩烈这个举动,连忙跟了上来问道。
“回去再说。”韩烈没有回答二人,一路疾步回到襄阳知府衙门的他,立即叫来孙思克和刘楗道。
“荩臣,安排人传令各军主将,按照计划,后天一早撤回武昌。”
“你带领亲卫营一同随行。”
“公愚,你也随军回武昌,我不在期间,军队由杨衍统一调度。”
“王德,你通知吴六奇,王辅臣二人,集合亲卫铁骑,一个时辰后,随我出发。”
“我们先去宜都,然后去石柱。”
听到韩烈这奇怪的命令,孙思克和刘楗一时都有些不解。
“大将军,石柱在那?”孙思克忍不住问道。
刘楗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起石柱这个地方。
“石柱在归州,是个土司城,与重庆府乡相接。”
韩烈解释道:“我刚刚接到石柱土司秦良玉将军的信笺,她在信中汇报了四川,贵州的军情,我需要亲自去核实一下。”
“公愚,你写一封请封折子,以我的名义呈报内阁和皇太后。”
“为秦良玉将军请封,加封她为忠贞侯,加太子太傅,拟任四川招讨使,加授镇东将军,节制四川、贵州各镇兵马。”
孙思克是真没有听过石柱这个地名,但秦良玉的名字,这会被韩烈反复提起下,他突然有了一些印象。
他记得小时候父亲好像提过,四川有一名女土司,率领的一支叫做白杆军的蛮兵,曾经出征辽东,立下赫赫战功。
“大将军,秦将军虽然有功,但她是一名女将,我朝好像没有女将封侯的先例,而且还加太子太傅,招讨使,镇东将军这样的一品头衔。”
“会不会封赏过重?”
刘楗这会也想起来了,秦良玉是何人。
如果不是知道秦良玉已经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妪,刘楗都要怀疑,他们这位颇为钟爱美人的大将军,是不是对人家别有所图。
“秦将军受得起这份封赏,就按我说的办,措辞要坚定,最后一定要加上一句话。”
“若朝廷不愿意加封秦将军忠贞侯,我韩烈愿意把梁国公公爵之位,让与秦将军。”
韩烈坚定的态度,让刘楗惊讶之余,只得恭敬的应道。
“卑职这就照办。”
“立即就写,写完我要过目,然后用玺,六百里加急呈报上去。”
韩烈当场下令道。
一个时辰之后,韩烈带着吴六奇、王辅臣率领亲卫三千铁骑,以及身边亲卫将领王德、孙平迅速的离开了襄阳城。
闻讯赶到南门相送的杨衍,罗平安、张名振、崔定国等人,纷纷询问韩烈,匆匆离开的原因。
“贵州行省被叛军孙可望攻击,我需要去一趟湖南,安排军务。”
“你们按照计划撤回武昌,快则半个月,迟则一个月,我会返回武昌。”
“回到武昌之后,你们先休整半个月。”
“到时候我若还没有返回,老崔和老罗,你们二人率军先回京城。”
“杨兄你和侯服在武昌等我回来。”
韩烈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目前山东,归德府、徐州府、凤阳府方向的战事,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孙传庭坐镇徐州府,指挥山东各镇兵马,以及忠武军,忠勇军,忠贞军,与满清豫亲王多铎,河南总督洪承畴率领的南征清军。
基本维持着互相平衡态势,双方年底前在归德府打了一仗,互有胜算,不分胜负。
最近的战报内容,清军一直没有进攻,双方处于对峙态势。
所以韩烈也不担心,北方战局有太大的变化。
眼下军中钱粮也即将耗尽,春节过后,就是春耕时节。
韩烈也暂时休养生息,恢复和巩固收复的江西,湖广大地,与民生息,大力发展农耕和经济发展。
至于他要去石柱,虽然是一时冲动。
但经过刚才的一段时间冷静深思之后,他还是决定去一趟石柱。
原因很简单,目前云贵川三省,通过秦良玉的信笺来看,局面十分复杂。
四川被满清占领,贵州正在遭受大西叛军孙可望的攻击,而云南大明世袭的黔国公,世人眼中的沐王府。
也已经与朝廷断了联系,更别说进贡。
云贵川向来就是一体,这可是西南地区的半壁江山。
韩烈不可能放任不管,无论是满清朝廷,还是孙可望的大西叛军,亦或者黔国公沐天波。
他们敢对抗大明朝廷,那就是反贼。
秦良玉在川贵两省威望不低,韩烈去见见对方,显然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