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石柱白杆兵(1 / 2)

🎁美女直播

第430章石柱白杆兵

石柱东门外,一身戎装的秦良玉,身形挺拔,面容冷峻,目光犀利,大步流星的她,走向军阵前的韩烈。

“老妪秦良玉,携石柱宣慰使,副总兵秦翼明,参见国公爷。”

虽然彼此从未见过面,但看到众将簇拥下,站在战马前的韩烈,没有丝毫迟疑的秦良玉,大喊一声,就要下跪行大礼。

“老将军万万不可,晚辈受之不起。”韩烈疾步上前,伸出双臂,搀扶住了秦良玉。

二人身高相当,目光平视之下,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喜悦之情。

韩烈是真的高兴,看到年过古稀的秦良玉,依旧精神矍铄,眼神犀利,他是打从心底为她高兴。

此刻的秦良玉,满脸都是慈祥的笑容。

虽然内心之中充满惊讶,她没有想到这个当朝的国公爷,大将军竟然如此年轻。

甚至从面容上来看,比她的孙儿看起来还年少。

此时的马万年二十六岁,与韩烈同年,但韩烈显年轻,看起来自然比马万年还年少。

因为石柱地处偏远山区,加上这几年来朝廷消息不通,秦良玉并不知道韩烈威名。

为此,此时的她还以为韩烈是勋贵之后。

继承的是祖上爵位,所以才这般年轻。

但是这一切,秦良玉并不是关心。

真正让她高兴的是韩烈的到来,这个时候朝廷能够派出国公,大将军出使石柱,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朝廷还记得她们马家和秦家的功劳,还记得她这个老妪。

“老将军,您的给朝廷的书信我看到了,你们家族为朝廷的牺牲和忠心,让晚辈深深感动。”

“晚辈看到您的书信,彻夜未眠,大明需要您这样的忠臣,我大明汉家儿郎,更需要你们这样的榜样。”

“您就是当代的花木兰,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雄。”

“我已经上书陛下,为您请功封赏……”

面对韩烈滔滔不绝的赞赏之言,秦良玉一时都有些傻眼。

要不是韩烈身后,排列着的三千铁骑队伍,她都要怀疑韩烈是不是个骗子。

她承认自已确实有些功绩,但作为一个女流之辈,能够为国出力,领兵出征,这本身就是两代先帝(天启和崇祯)的厚爱。

秦良玉还记得崇祯三年,她率军入京勤王,皇帝亲自在紫禁城召见她的场景。

而早在数年前的天启元年,她率军驰援辽东,浑河血战退回关内,入过京师申报了兄长战死之功。

天启帝也格外叮嘱有司衙门,要善待秦良玉。

也正是两代帝王的宽容,才在这个封建王朝,铸就了秦良玉的辉煌人生。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土司,秦良玉虽然是汉人,但也等同于蛮族出身。

蛮族向来多女兵,女土司也是屡见不鲜,这也是满朝的文官,对秦良玉带兵杀敌宽容的原因。

这要是汉族女子,秦良玉绝对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也得不到那帮腐儒的这帮宽容。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可是那些士大夫,腐儒们老生常谈之事。

“国公爷谬赞了,老妪愧不敢当。”被韩烈如此夸赞,秦良玉也是老脸一红,连忙谦虚的回道。

二人寒暄之际,秦翼明在旁低声道:“姑母,国公爷一路远道而来,车马劳顿,是不是先请人入城叙话。”

“国公爷请入城叙话,兵马可入城中营地安顿。”

秦良玉醒悟了过来,连忙侧身请韩烈入城。

“老将军请。”韩烈躬身礼让之下,这才跨上战马,一行人缓缓进入了城池。

入城之后,由石柱副将秦翼明引领,吴六奇率领亲卫铁骑进驻石柱营地安顿。

王辅臣带着小队亲卫,护卫韩烈同行,来到石柱土司府。

进入府邸,分宾主入座之后,韩烈也没有藏拙掖着,直接说明了来意。

并把目前接到的桂王朱由榔僭越称帝一事,告知了秦良玉。

“老将军,看到您身体康健,晚辈深感欣慰。”

“不知老将军可愿意前往南都走一趟,拜谒皇太后和陛下。”

听到韩烈发出的邀请,秦良玉没有犹豫,欣然点头道。

“说起来老妪还没有去过南都,若是能够前往拜谒皇太后和陛下,这是老妪的荣幸。”

“只是如今桂王僭越称帝,老妪有些担心云贵川局势,这一来一回南都,怕是得两三个月啊。”

心中挂念国事的秦良玉,却又有一些担忧。

“老将军不必忧虑,我已经调动帐下忠信营进驻归州,神武军向辰州展开攻势,足以确保局面不至于失控。”

“如今开春在即,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兵马也需要休整,一切等到秋收后再做到打算吧。”

通过一番交谈,秦良玉已经确认,韩烈不是勋贵子弟,而是实实在在的当朝权臣。

相当于如今大明的半壁江山,都是韩烈打下来的,也是他在守护的。

对此,她也是深感震惊,却也没有过多忧虑和怀疑韩烈,是不是不臣之心。

因为这一切距离太过遥远,毕竟她已经年过古稀,风烛残年的她,考虑不到那么远。

眼下只有确保石柱军民安居乐业,家族子孙能够生存下去就足矣。

将来的事情,只有将来再考虑了。

“国公爷深谋远虑,老妪不及也。”

原本对于云贵川局势,心存顾虑的秦良玉,听到韩烈派遣了两支兵马,七万余兵力防范辰州府和归州,他顿时松了口气。

“老将军,早就听闻您帐下的白杆兵,乃是川中第一雄兵,不知现在兵力几何?”

紧接着韩烈询问起白杆兵现在的情况。

“布满国公爷,白杆兵这两年处境困难,因为与朝廷失去联络,无法得到军费,眼下只有五千士卒,衣甲兵器都颇为欠缺。”

秦良玉叹了口气,如实的说道。

因为白杆兵军纪严明,秦良玉祖孙守着石柱小城,又要照顾民生,实在没有过多的军费养活军队。

这两年来也就勉强自保。

“老将军,这次来的匆忙,我只带了十三万两银子过来,这笔钱先给您用作军费。”

“待回朝之后,我在从湖广调拨五十万两银子给您,白杆兵扩编为白杆军,兵力扩充为三万人。”

“老将军您来担任主将,加授大都督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

“您孙儿马万年和侄儿秦翼明担任白杆军副将,负责统兵事宜。”

“白杆军今后与屯驻归州的忠信营,统一由您来指挥,全权负责云贵川的军务,您看如何?”

听到韩烈如此郑重其事,直接对自已的任命,秦良玉并没有高兴,反而神情有些凝重的看着韩烈。

虽然已经知道,韩烈现在身居高位,是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

可刚才的这项任命,还是让她感到震惊。

左都督一职,已经是武将职务的最高级别,这可是正一品。

其次镇东将军,也是正二品的武将勋官,四川总兵同样是正二品实职。

这三个职位,即便是皇帝要授予,也要与内阁商议,才能下诏任命。

韩烈当众就宣布了,这是不是过于儿戏?

亦或者说韩烈的权势,已经达到可以越过皇权的地步了吗?

这一刻,秦良玉心中多少有些不安,她不知道该不该接受。

“老将军不必过于忧虑,吾乃先帝遗诏任命的辅政大臣,有节制天下兵马的大权,武将的任命,我可以先任命,再上书朝廷颁发诏书任命。”

看出秦良玉心中顾虑的韩烈,微笑的解释道。

“而且关于你的任命,我在襄阳之时,已经上书了朝廷,估计这会诏书,应该已经颁发。”

“除了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三职外,我还上书为老将军请封了忠贞侯爵位。”

“我韩烈自问还有些薄面,为老将讨个侯爵封赏,想来不难。”

为了让秦良玉放心,韩烈随即把他去年收复江西,湖广的战绩,以及斩杀了建奴满清亲王阿济格,豪格一事尽数叙述了一遍。

这一份战绩说出来,别说秦良玉满脸吃惊。

陪坐在躺下的马万年,秦佐明等一帮马家,秦家子弟,有种听说书之感。

短短数月之间,收复两个行省,歼灭建奴大军三十万,斩杀亲王二人,这等战绩,确定不是在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