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阵斩李成栋降将的价值(1 / 2)

🎁美女直播

第450章阵斩李成栋,降将的价值

“连日赶路,兵马疲惫,今日莫如在此地休整一晚,明早赶路,正好入夜前可赶到鹿邑。”

已经连续赶了三天路的李成栋,率领的两万援军进入杨树沟乡后,副将高进库见兵马疲惫,遂上前提议道。

李成栋想了想遂点头道:“也好,此地距离鹿邑不远,正好休息一下,以免遭遇明军,而无法发挥战斗力。”

“贺勇,立即派出斥候,打探一下周边情况,以防明军伏兵。”

位于涡河南岸的杨树沟乡,是个一千多人口的乡集。

距离韩烈此时隐伏的北岸,还有十五里的距离。

因为隔着涡河,加上河岸两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连绵百余里,南北宽三四里,加上河面宽度,足有六七里的跨度。

李成栋手下的斥候小队,围绕乡集周边探查了一下,又到南岸的芦苇荡转了一圈。

见没有什么异常,随即掉头返回了营地复命。

“贺参将,我等围绕乡集二十里范围,打探了一圈,连个影子都没有见到,四周除了农田,就是落叶的大杨树。”

“看来附近的百姓,得知鹿邑在打仗,都逃跑了。”

带队的斥候队官,一脸恭敬的向贺勇汇报了探查的结果。

“下去休息吧,我去安排今晚的警戒岗哨。”贺勇对于这个结果并不意外。

杨树沟乡是方圆数十里之内,唯一的乡集,而且地势突出,形成一座山包形状,加上乡集四周长满杨树,故而有了杨树沟乡之名。

而汇报的斥候队官也没有谎报军情,他确实带队绕着乡集转了一大圈,还上了涡河上的石拱桥。

他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过桥,深入北岸的芦苇荡探查。

若是他再仔细一点,进入芦苇荡探查一番,必然能够发现明军的踪迹。

可要是那样的话,他的小命肯定也会不保,必然会死在密切监视他的明军哨探之手。

涡河北岸芦苇荡韩烈临时大帐。

“名扬,你现在立刻再去一趟鹿邑,传令李过,调派一到两个营的人马,向我部靠拢。”

“李成栋这厮有两万人马,咱们要击溃他们不难,但要合围全歼,还是有些困难。”

“让他们派兵增援我们,那就可以万无一失。”

接到清军两万人马进入杨树沟乡,并且打算在乡集过夜。

这对于韩烈来说,显然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要是李成栋休息一阵,连夜出发,他根本来不及调动鹿邑的兵马支援。

但现在时间还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鹿邑的兵马完全能够赶到战场。

“末将遵命。”张名扬拱手一拜,疾步走出营帐,骑上快马,一路飞奔而去。

次日一早,李成栋早早起床,让三军将士饱食一顿后,便开拔朝着鹿邑开始进发。

一个时辰之后,两万人马的前锋队伍,由参将王之纲率领,通过涡河上的石拱桥。

王之纲是顺天府人氏,在崇祯之时他就是副将,曾参加过救援开封之战。

后来开封失守被崇祯革职,滞留在大名府。

高杰劫掠大名府期间,他率家小投奔高杰,授予参将职务,成为李成栋帐下将领。

此人在历史上,也曾受到史可法赏识,被推荐为河南总兵,但多铎南下时,他却率众投降了满清。

“奇怪,为何有种心悸之感?”

率军过桥之后,来到北岸空旷的平原上,一阵秋风吹过,涡河两岸的芦苇随风摇摆,发出簌簌之响。

漫天的芦苇棉絮飘荡,犹如雪花纷飞。

这一幕在诗人眼中,必然是集美的场景,说不定就能够写出一篇千古名句。

可马背上上的王之纲,却产生了一种心悸之感。

“将军,李总兵大队人马正在过桥,催促我们速速前行,以免道路堵塞。”

石拱桥虽然能够通行车马,但毕竟宽度有限,两万大军过桥,前军要是过桥后不让开大路前行,中军和后军必然要拥堵。

“继续前行。”听到令兵的命令,王之纲一扯马缰,率队沿着官道开始前进。

浩浩荡荡的大军,历时大半个时辰,很快就全部通过了石桥。

而这个时候,前队的王之纲,率军已经走出三里地。

后队的魏大亨所部人马,则刚刚过桥。

这一幕,此时却都被韩烈率领的骑兵,尽收眼底。

眼看敌军尽数过桥,人马匍匐在芦苇荡中,一动不动的明军人马,随着韩烈的腾身而起,原本平静的芦苇荡中,随之掀起一阵肃杀之气。

只听得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擂鼓,扬旗,全军突击!”

话音未落,只见身姿矫健、威风凛凛的韩烈已然翻身跃上了马背。

他双手紧握着一杆寒光闪闪的长枪,奋力一挥,仿佛要划破长空一般。

刹那间,原本平静的茂密芦苇荡中,旌旗猎猎作响,迎风招展;激昂的鼓声如同密集的雨点,响彻云霄。

正在此时,敌军人马尚处于惊愕之中,还未回过神来。

突然间,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的轰鸣声,无数身披重甲、胯下骑着高头大马的铁骑,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怒吼着从芦苇荡中冲杀而出。

他们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直扑向惊慌失措的敌军阵营。

“敌袭,敌袭……”

魏大亨面色大变,急忙拔剑而起,声嘶力竭地高声吼叫起来。

然而,他的呼喊声很快便被淹没在了喊杀声与金铁交鸣之声中。

“砰!砰!砰!”

“嗖!嗖!嗖!”

紧接着,一阵惊心动魄的枪炮声响彻战场。

原来,沿着河岸早已埋伏多时的明军铁骑,在陈德、张国柱、王遵坦、孙思克等诸位猛将的率领之下,如同一群下山猛虎,又如决堤之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敌军席卷而去。

这些马背上的将士们个个身着坚固的甲胄,面容扭曲狰狞,眼神锐利如鹰隼,透露出无尽的杀意。

他们高高举起手中的神机火枪和强弓硬弩,毫不留情地朝着视野范围内的敌军士卒疯狂射击。

一时间,弹如雨下,矢若飞蝗。

密密麻麻的子弹和箭矢交织成一张铺天盖地的死亡之网,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在奔腾的战马冲锋助力之下,狠狠地射向了魏大亨的后军士卒。

只听“噗嗤!噗嗤……”之声不绝于耳,那些可怜的敌军士兵瞬间被打成了筛子,鲜血四溅,惨不忍睹。

战场上顿时弥漫起一股浓烈刺鼻的血腥气息,令人作呕。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敌军士卒,随之发出一阵阵惨叫声和哀号声响彻天际,魏大亨率领的后军人马。

足足五千人马,仅仅一个照面就死伤大半,被蜂拥杀入的万骑军和亲卫铁骑冲的七零八落。

带队的魏大亨,更是惨死在飞射的子弹之下,被飞奔的战马踩踏的稀巴烂。

“列阵,后队变前队,稳住队形,不要乱,不要乱。”

中军之中的李成栋,高进库看到如潮水般冲来的明军铁骑,无不是骇然失色。

但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队形混乱的步卒,面对铁骑的冲锋,逃跑只能是一种奢望。

唯一的生存机会,就是调转枪头,迎难而上。

李成栋和高进库都是百战沙场的宿将,虽然他们贪生怕死,但眼看陷入绝境,他们无不是爆发出拼死的勇气。

一万两千名中军人马,在李成栋、高进库的命令下,以及参将贺勇,贺国贤等人的指挥下,纷纷掉头,拿起手中的弓弩,刀枪摆开了反击阵势。

前队的王之纲,犹豫之下,喝住战马吼道:“列阵,随我出战。”

“明军威武!”

“全军突击!”

“杀——随我杀啊!”伴随着这一声怒吼,只见那冲锋在前的陈德、张国柱等一众将领,率领的冲锋骑兵,犹如凶狠的狼群杀了上去。

他们身先士卒,手中的刀枪闪烁着寒光,在空中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悍然冲进了敌阵之中。

随着众将率领万骑军杀进敌阵,一身银甲白袍的韩烈,同样不甘示弱的带队冲了上去。

他胯下所骑之马则是他的老搭档,披着白色战甲的白龙驹。

此马神骏异常,奔跑起来如同风驰电掣一般。

紧跟在韩烈身后的孙思克,则率领着亲卫铁骑,亦是毫不示弱地向前冲杀而去。

“大明的将士们——高举你们手中的刀枪,紧跟着我大明帅旗,随我一同冲啊!”

韩烈舞动着手中那杆威风凛凛的虎头湛金枪,大声呼喊着。

在白龙驹的急速飞奔之下,此时的韩烈的身影,犹如鬼魅一般迅捷,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入了敌阵。

只听得“嘭”的一声巨响,韩烈手中的长枪猛地横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