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
一众太医赶来后,给太后把完脉,道是气急攻心导致的晕厥。
晏时叙询问何望:“何院判,皇祖母何时会醒来?”
何院判有些惶恐,摇头。
“老臣不能确定,有可能一日、两日,可能半个月、一个月;也有可能……”
永远醒不过来了。
晏时叙的心情有些沉重,挥手让太医退了下去。
武王立在一旁,自责不已。
他不该将此事说出来的。
这世上,没有哪位母亲,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曾试图杀死自己。
晏时叙宽慰道:“武皇叔,此事与您无关,您无需自责。”
武王知道,可就是心里难受。
都瞒了三十年了,继续瞒下去也不是不可以的。
晏时叙看向他,开口道:“武皇叔,您同我说说当年之事如何?”
武王点头,没再隐瞒。
——
三十年前。
武王和誉王都还未封王。
他们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小时候感情还挺好的。
可他们八岁那年,父皇因为立太子之事,被文武百官逼得焦头烂额。
按祖宗留下的规矩,太子必须立嫡立长。
可当时还是大皇子的皇帝平平无奇,各方面都不出色。
先皇有些犹豫了,他四个儿子中,资质最好的就是誉王。
真要立一个的话,他其实是有意立誉王的。
但太后却出面阻拦了。
她育有两子一女。
每个孩子,她自然都是疼爱的。
但关于立太子之事,该是长幼有序。
自大晏开国以来,就没有越过嫡长子,立嫡次子为太子的先例。
且手心手背都是肉,要是立了嫡次子,让嫡长子如何自处?
所以,她劝先皇,还是立嫡长子最为妥当。
先皇很敬重她这个发妻,且她的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后,就还是立了嫡长子。
此事过后,太后对誉王有些愧疚,绞尽脑汁的补偿他。
算是关怀备至,予以予求。
她以为,这能让能誉王心中有些安慰。
她却是不知,誉王心中因此事生出了恨意。
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包毒药,支走了膳厅里的宫人,往汤里投毒。
他想要杀死自己的母后和兄长。
只有母后和兄长死了,他才能做太子。
而那日,武王照常跑去太后宫里蹭饭。
他母妃总是对他冷冰冰的,他每顿都不敢多吃,吃完后又有些消化不了。
所以,他靠着自己的厚脸皮,没少跑来太后宫里蹭饭。
武王跑进膳厅,正好看到誉王站在椅子上,抖着手,往汤里加东西。
他当时还不知道誉王往汤里加的什么,跑过去问,誉王却吓得从椅子上跌落在地。
武王并不蠢,看着他那模样,立马就夺了誉王手中还剩下的半包药粉,要给誉王灌下去。
誉王吓得哇哇大叫,不停求饶。
武王猜到那肯定是不好的东西。
他犹豫片刻,掀了整张桌子就跑去了太医院,又将手中的半包药粉给自己熟悉的一个太医看。
太医看过后,吓了一跳,问他药粉是从哪里得来的,是剧毒。
武王也被吓到了。
剧毒?
他说是自己随手捡的,又匆匆跑到了母妃宫里,同她说了此事。
又拉着她,要去将此事告知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