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阳水书局姓张(2 / 2)

张唐卿一愣,才想起来,这是契约达成了。

随即,两个人击掌为誓。

“张公子,何时交接?”

“如今衙门已经封印,没法办手续,年后吧。”

“能不能先付定金?”

“多少?”

“两百贯。”

白展仁白了陈老二一眼,“老陈,三百贯的生意,定金就要两百贯?你也好意思。”

“一百贯吧,年后衙门开印,一手办手续,一手交钱。”

陈老二琢磨了会,点了点头,现在不是纠结着一百贯的时候,抓紧去联系买家,把雕版卖出去是正经。

随即,两个人现场写了文书,请白展仁和朱文英当见证人签字后,又让王石回家取了一百贯交子给了陈老二。

回去的路上,白展仁问道:“唐卿,为何你不要雕版?可是钱不凑手?”

“这是一方面,而是我开的书局根本就不需要雕版,哈哈。”

“不需要雕版?没有雕版,你印什么书?”

“山人自有妙计。”

白展仁摇了摇头,表示不能理解。

除了雕刻砚台以外,所有的工作都停下了。

张唐卿每日和王可道父子钻进雕刻间就不出来了。

时间慢慢的来到了年底。

临近春节,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河里的薄冰已经融化,河面上再次出现了船帆的身影。

腊月二十九,十几艘大船慢慢的靠近了益都县城外的码头。

船头上,一个胡子拉碴的汉子极目远眺。

“桂山,快到了,不着急。”

“怎么不着急啊,一出去就是将近两个月,也不知道我一双儿女如何了。”

“嗨,怪我,没安排人去你家里送个信,一会下了船,我安排马车送你回去。”

“谢谢东家。”

“哎,真羡慕你们父子,我家的臭小子巴不得我天天不着家呢。”

张桂山尴尬的笑了笑,一路上,他们两个聊得不少,周尔训也说过不少他的嫡长子周礼不着调的事情,周礼比张唐卿还大一岁呢,但学问上可就差远了,气得松林书院的先生跳脚。

汉子不是别人,正是张桂山。

十一月时,张桂山进城谋生,没想到运气好到爆,刚进城就发现周记粮店就在找账房先生。

人家听过张桂山的大名,立刻录用,两个时辰后即刻南下运粮食。

张桂山忙的连给儿女送信的事都忘了。

一去将近两个月时间,张桂山的焦急感染了所有人,都想回家过年,所以回程时,大家也加了把劲,比预期早了一天回来。

船慢慢的靠在了码头上,张桂山周尔训率先跳下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