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庚午科殿试(2 / 2)

张唐卿扭头看向了刘美,刘美赶紧说道:“是娘娘让我过来的,不是我想过来的。”

张唐卿冷笑几声,这老小子,早晚得弄你一次。

刘美说完就窜了。

张唐卿扶着亲爹回去睡觉醒酒。

王柔问道:“官人,你真的请辞会元?”

张唐卿无奈的说道:“没办法,要不士林的口水能把我喷死。”

王柔捂着嘴巴笑道:“你这是以退为进?”

“知我者娘子也,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你就不怕朝廷真的同意?”

“那又何妨?只要中了进士即可,不必在乎这些排名,再说了,你相公的年龄摆在这,中状元和中进士,授官品级都是一定的。”

张唐卿以二十一岁之龄,做到了从五品高官,即便是中了状元,也不可能连升两级,给一个从四品的官职,最多升一级到正五品。

既然进士及第和同进士出身是一样的官职,还在乎这些虚名干什么?

再说了,朝廷不可能同意重新发榜,否则,对朝廷的公信力是一大考验。

此后几天,张桂山都没搭理张唐卿。

天圣八年二月十九日,二圣召中书门下平章事李迪,翰林大学士,同修起居注,知制诰薛奎,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贾昌朝等二十多人入宫。

估计这二十多人就是殿试的同考官等人。

考生关注的是这帮人的行文风格,但官员们关注的则是薛奎。

难道,薛奎要拜相?

自从张士逊致仕后,政事堂空出了一个参知政事的位子,众人一直猜测到底是谁有这么好的运气,会得到二圣的认可。

看来,应该是薛奎了,民间组织部长分析的头头是道,仿佛薛奎不当参知政事,天理不容一般。

薛奎也有点不淡定,难道,好事要掉到自己头上?

好像自大宋立国以来,还没有从知制诰任上,直接成为参知政事的先例。

天圣八年二月二十日,庚午科殿试,将在崇正殿举行。

按照以往惯例,新科贡士们会按照省试排名站好,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进入皇宫崇正殿。

但今日的东华门却跟以往不同。

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张家父子身上。

众多新科贡士中,一个身穿绯服的年轻人格外扎眼。

在过了省试后,新科贡士们会获赠朝廷发放的绿袍和官帽,但绿袍上没有任何图案,以示准官员的身份。

只要不在殿试中黜落,就能成为士大夫集团的一员,成为真正的官员,算是拿到了免死金牌。

当然,有官之人例外,可以穿着自己本来的官服参加殿试。

二百四十九人,只有张唐卿四是兄弟和石介穿着代表品级的官服。

礼部的官员开始一个一个的点名,指挥众人按照省事排名顺序,排好队。

张唐卿按照要求站好,等后面的人排了个差不多时,张唐卿又出列,跑到了队伍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