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2 / 2)

人的底本,“说话”

是唐宋时对说书人的称呼。

落第举子宋志平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逛书店,尤其喜欢看话本,但大宋的话本翻过来覆过去,就这么几本,无非就是《碾玉观音》、《冯玉梅团圆》、《错斩崔宁》、《西山一窟鬼》等小说。

宋志平早就看腻了,也在瓦栏里听说书人说的快倒背如流了。

今日,宋志平看到在画本书架上,新增加了几本。

“掌柜的,有新话本了?”

掌柜笑着说道:“这是刚送来的,今天第一天开卖,大官人要一套?”

“售价几何?”

“交子或铜钱十贯,银票九贯。”

“谁写的?”

“不清楚,好像作者叫罗贯中,至于是不是笔名,小的就不清楚了。”

宋志平拿起来,看了看封面,《三国演义》。

“是魏蜀吴的故事吗?”

“好像是的,小老儿也没看过。”

翻开第一页。

“咦?状元郎的《临江仙》?”

话本是有讲究的,一般话本分为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几部分,篇首一般是一首诗词或者对故事的梗概,一般不超过一页纸。

而《三国演义》的篇首,正是用了张唐卿的《临江仙》。

“这是张大人写的吗?”

“小老儿不清楚,不过听说张大人同意了罗贯中用《临江仙》作为篇首。”

宋志平点了点头,翻开第二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宋志平这一看,再也放不下了。

荣宝斋的掌柜看宋志平已经看了半个时辰,只能咳嗽一声,“咳咳,宋大官人,您看……”

宋志平一拍额头,歉意的说道:“是在下疏忽了。”

宋志平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九贯银票递给了掌柜,忙不迭的回家看去了。

宋志平这一看就是两天时间,甚至连晚上睡觉都搂着《三国演义》不放手。

宋志平感觉《三国演义》向他打开了一扇窗户,原来,话本不止有士子和绣娘的爱情,也不止有神神怪怪的故事。

原来,话本还可以改编历史啊。

《三国演义》第一天业绩平平,一个荣宝斋只卖了三五套。

但是,第二天,荣宝斋被人围的水泄不通,有人已经迫不及待的砸门,让伙计抓紧起来营业。

“你也是买《三国演义》?”

“是啊,昨日在万花楼听人说了一段桃园三结义,勾的心痒难耐,这不一早赶紧过来,看看能不能买上一套。”

“谁说不是呢,昨日我在国子监也听说了这本话本,但人多话本少,根本就不够看。”

另一个人说道:“看看那是谁?”

书生看着一个面色白净的中年人正在焦急的看向荣宝斋门口。

“那是荆王府的大总管,估计荆王他老人家也要凑个热闹。”

“哈哈,是啊,听说荆王只要有书看就不会发病,看来是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