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情绪低落了一会,又问道:“赵疾在银行真的存有三百万贯?”
“正好三百万。”
“那就都给他扣下来,不,连他借给赵允让的一百万都弄过来。”
张唐卿一直没有和赵祯说过丝绸计划,所以,赵祯以为赵疾只是单纯的借钱给赵允让。
如果让赵祯知道张唐卿准备坑赵允让,说不准会阻止张唐卿,毕竟赵祯和赵允让是打断了骨头连着筋的堂兄弟。
仅仅过了一盏茶时间,有人把政事堂清查赵疾存款的命令拿了过来。
田润军看了一眼,随即向来人拱拱手,说道:“既有政事堂的命令,我大宋皇家银行没有不同意的道理,请入内。”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谁都没在意这中间不合理的地方,大家只知道,大宋皇家银行为了给客户保密,不惜得罪官府,但又不折不扣的执行官府的命令,这就是我辈商界的优秀代表啊。
田润居使了个眼色,立刻有青衣小厮开始宣传,大宋皇家银行的存款、理财、银票、飞票等等业务多么保险,哪怕是开封府查账,银行也不会同意。
总之,大宋皇家银行,是您可信赖的银行。
赵疾还是没能保住他存在大宋皇家银行的三百万贯。
为了保住存在赵允让处的一百万贯,赵疾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让政事堂相信,只要过半年时间,他立刻就弥补军器监的损失。
有时候,突破往往是从内部开始。
赵允弼为了能拿到赵疾的一百万贯份额,也在背后使劲,四处做政事堂相公们的工作。
张唐卿拿到赵疾的三百万,全部拨给了东京作坊。
经过将近两个月时间准备,东京作坊大炉作终于要大兴土木,新建这个时代最大的高炉,如果能投产,预计年产精铁将达到恐怖的三十万斤。
为了配合这个地球上最大的高炉,木作、窑作、土窑作等等小作都接到了任务,例如木作的人物,要研发不需要人力就能运转的大型鼓风机。
而窑作和土窑作,则要一起研发一种耐火砖,能经受得住几千度的高温。
整个军器监上下,除了火药作外,全部围绕着大炉作打转,甚至连进修院的学生们,也被张唐卿搞了一个现场教学,让学生们理解清楚,为何要这样做,原理是什么。
天气渐渐的热了。
城外,知了声叫的让人烦躁不已。
整个东京作坊内,除了正在工作的匠人外,张唐卿、赵景晨、徐良、吕正臣等人,纷纷穿着张唐卿设计的短裤短褂,坐在树荫下乘凉。
“大人,您吃块寒瓜。”
吕正臣从水井里捞出一个和篮球大小的一个寒瓜,切开,递给了张唐卿一块。
寒瓜就是现在的西瓜。
此时的寒瓜,和后世不同,味道不甜,甚至有点点的涩,寒瓜的产量极低,并且皮厚瓤少,瓜皮占了瓜的三分之二还要多。
不过寒瓜清凉败火的特性,还是让很多人喜欢吃上一口寒瓜。
张唐卿顾不上什么形象,大大的啃了一口,一阵凉爽从喉咙里顺着食道下了肚子。
“给匠人们送一些过去,徐良,以后只要天气热,都要有足够的寒瓜和绿豆汤供应。”
徐良站起来,“是,下官明白。”
张唐卿继续说道:“这些人都是宝贝啊,等闲不能损失。”
苏方皱了皱眉头,把后背放到树干上蹭了蹭。
全场只有苏方还穿着官服,捂了一身痱子,痒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