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阳谋和利益(2 / 2)

三公,俱是正一品官职。

自大宋立国以来,被授予太师职位之人,只有赵普一人而已,但是,那是在赵普卸任宰相职位时才给予的待遇。

至于终宋一朝,倒是好几个人都到过太师的职位,例如文彦博,秦桧,贾似道,都得到过太师的职位,但这些人目前要么还在基层工作,要么连个受精卵都不是。

“对,就是太师,本来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可昨日,我偶然听到陈尧佐陈参政和钱惟演钱参政议论,说这应该是吕参政的阴谋,爹爹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阴谋,你帮爹爹看看,爹爹到底应该不应该参与?”

张唐卿慢慢的坐了下来。

王曾被罢相后,吕夷简、张士逊、张耆等人都有进一步的想法,因为争得太厉害,所以,刘娥直接把宰相之位给了李迪。

如今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时间,李迪不但没有被罢相的可能,反倒是有越坐越稳的迹象。

如果天圣六年的那次白灾,没有张唐卿的帮忙,估计李迪可能会引咎辞职。

但张唐卿帮李迪度过了这次难关,李迪的威望,逐渐有超过吕夷简之势。

这是吕夷简不能容忍的事情。

扳倒王曾,用的是玉清昭应宫大火,要想弄到李迪,不能再用相同的借口。

可李迪办事滴水不漏,最近几年的大灾大难,又都安稳度过去,吕夷简又找不到他的把柄,只能采取这种明升暗降的方式,把李迪送进正一品的行列。

等李迪进了正一品,下一步,就有无数人要遵祖制,让李迪卸任中书门下平章事。

好算计!

先不说事情能不能成,单说这个计划,李迪本人都不一定会反对,甚至会推波助澜,正一品的荣耀,很可能会迷惑了李迪的双眼。

太师,就是颗包着毒药的糖丸,李迪可能认为,他有能力把糖吃掉,把毒药吐出来。

这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

可是,刘娥或者赵祯,允许一个正一品的宰相存在吗?

张唐卿思索了半天。

对张家来说,吕夷简上位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让李迪带着太师的荣耀继续当宰相,更不符合张家的利益。

因为张唐卿一直在等着岳父王曾重回朝堂。

历史上,吕夷简当了宰相,等刘娥病逝,赵祯把王曾召回来担任了枢密使,参知政事,王曾成为了吕夷简的属下。

一直到王曾死,都没再担任过宰相。

当然,这主要怪王曾自己。

赵祯亲政一年多后,曾经分别问过吕夷简和王曾,谁能担任参知政事。

但不管是吕夷简也好,王曾也罢,都推荐了自己阵营里的人。

而赵祯又是个非常多疑的人,觉得吕夷简和王曾都和自己不是一条心,所以,吕夷简被罢相后,王曾依然没有机会接任宰相。

这一次,张唐卿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机会,他决定,把这件事搅黄,起码不能让吕夷简上位。

李迪必须好好的站着宰相之位,等王曾回归的时机成熟之后,李迪再当他的太师也好,太傅也罢,都无所谓。

盘算了一下手中可用之人,张唐卿感觉脑袋瓜子嗡嗡的。

开封府官员上万人,可以参与朝政的五品以上官员,至少几百人,可张唐卿能动用的人手,只有两个师兄以及几个同年,或者加上曹家。

这时候,就看出了庶民的劣势,如果是刘沆这种宰相子弟,开封城内有他父亲不少门生故旧,随便抓几个就能为刘沆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