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赵师民的转变(2 / 2)

房间内所有人,都没有劝赵世民,而是等赵世民彻底发泄出来。

宋绶叹息道:“当年,老夫也是哭了好几天时间啊。”

,宋绶说完,拍了拍赵师民的肩膀。

等赵师民哭够了,脸上露出了决然之色,“唐卿,奏本给我。”

张唐卿再次把奏本递给了赵师民,赵师民踹到怀里,对宋绶拱了拱手,“公垂,知审官院,老夫定下了。”

宋绶哈哈笑了起来,“这才对嘛,我们当浮一大白。”

直到现在张唐卿才有机会和韩琦聊了几句,“稚圭,打算调入京师?”

“宋学士给我写信后,我就连夜进京了,具体能不能行,还要再等等。”

“当务之急,是推宋学士上位,只有宋学士代表我们保皇派发声,我们才有机会。”

宋绶说道:“何为保皇派?天下本来就是官家的,我们这叫拨乱反正。”

“是是,下官失言,我们是拨乱反正。”

张唐卿再次改变了历史。

历史上,天圣八年进位参知政事者,乃是梁适。

但现在梁适已经被贬,暂时失去了机会,反倒是把机会留给了宋绶,宋绶也比历史上早了两年担任参知政事。

张知白的事情落下帷幕后,朝堂内暗流涌动。

无数人开始串联,要保举谁谁谁担任参知政事。

他们也只是保举,能决定谁担任参知政事的人,此刻已经病倒了。

无数奏本飞到了刘娥的公案。

赵祯连续数天在坤宁宫侍疾。

面对汹汹而来的参知政事之争,已经进入了白热阶段。

只要是谁被群臣推举为参知政事,必定会有御史上本参劾。

刘娥病倒,赵祯也不说话,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了李迪身上。

政事堂商议了几天时间,才最终确定报到宫里的人选。

一个是知开封府程琳,二是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兼侍读学士宋绶,三是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给事中王随,四是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贾昌朝。

奏本送进宫后,又是几天没有声音。

李迪三次要进宫面圣,都被挡了回来。

坤宁宫,刘娥的身体好了很多。

看着眼睛红红的赵祯,刘娥慈爱的抚摸着赵祯的脑袋说道:“你娘我又躲过了这一劫,我也不知道下一劫能不能躲过去,祯儿,真要是有那么一天,你莫哭。”

赵祯哇的一下哭了出来,“娘娘,您歇歇,您歇歇好不好?有事,您让儿子去处理啊。”

刘娥脸上的表情一滞,随即又恢复了慈母的样子。

“傻孩子,诺达的帝国,总要有人掌控才行,咱们也不敢懈怠,要是懈怠了,外朝又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了。”

“可娘娘的身体要紧啊。”

“好,好,娘的身体要紧,那我就再歇几天,你帮为娘处理一下最近的事情。”

“哎,哎,我去看看有啥事,再跟你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