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唐卿和赵祯定下来的策略。
刘娥摇了摇头说道:“程琳过于圆滑,不适合担任参知政事,让他在开封府任上致仕,已经是咱娘俩给的天恩了,宋绶可以,王随和贾昌朝再选一个吧。”
又听刘娥说道:“按照前段时间和李迪等人商议的事情,夏竦要外出了吧。”
“是,泾阳路经略使。”
“那就让贾昌朝补枢密副使,让王随进政事堂吧。”
“是。”
赵祯说完,颤抖着双手,在奏本上批复了结果。
赵祯感觉呼吸急促,虽然不是第一次代替刘娥处理朝政,但这么大的事情尚属首次,一种掌控天下的感觉油然而生。
“娘娘,前段时间,三师三公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要是一律留中,不合适,要不安抚一下李迪等人?”
刘娥吃惊的看着赵祯,赵祯为何会有如此提议?殊不知,给宰相过多的权力,对赵祯的皇位稳定并不是好事。
“祯儿什么打算?”
“李迪为昭文馆大学士,同修国史,吕夷简为集贤殿大学士。”
如果让张唐卿知道赵祯的提议,张唐卿能把赵祯拍死,他娘的,我辛辛苦苦维持现状,你却在后面撤梯子,吕夷简成了集贤相,我岳父回来怎么办?直接当昭文相?越级提拔要不得啊。
刘娥看了好几眼赵祯的表情,见赵祯的表情没啥变化,才确信赵祯是无心之失。
“暂时搁置吧。”
赵祯哦了一声。
当李八女把事情告诉张唐卿后,张唐卿气的骂了娘,李八女的脸都绿了。
“李都知,你跟官家说,各位相公们一定不能再动了,起码在娘娘掌控朝堂之时,更不能对李迪等人加官进爵。”
“为何?”
“因为娘娘多疑。”
张唐卿见李八女没理解,继续说道:“李迪晋升太师,必定要卸任宰相,权力没增加不说,还会失权,可如果李迪加封为昭文相,依然掌握宰辅之权,对娘娘的权威造成一定影响,这是娘娘不能容忍的地方。”
李八女一阵冷汗流了下来,如果让刘娥以为赵祯要利用昭文相分她的权,赵祯如何自处?
李八女深深的向张唐卿施了一礼,别人不知道刘娥的手段,李八女却知道的清清楚楚,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随着宫内的旨意送出来,一切都尘埃落地。
宋绶正式成为参知政事,很多人都觉得很正常,唯一不明白的就是王随,一个天大的喜鹊屎砸到了他的头上。
宋绶如愿以偿的当上了参知政事,在家里大宴宾客,但他和张唐卿仿佛心照不宣一般,他不邀请张唐卿,张唐卿也没主动上前示好。
不过,王曾还是给张唐卿来了一封信,信中虽然对于张唐卿的一系列安排颇有怨言,但这怨言好像不是斥责,竟然隐隐有表扬的意味在里面。
张唐卿看了看王曾罗列的一些列人员名单,只是笑了笑,就丢尽了火盆里。
“岳父大人,我们不是一条路上的人,您的人,小胥并不需要,小胥要走的路,和您相反,如果过多的依赖您的势力,以后我如何自处?”
这就是张唐卿要把赵世民推到审官院一职的原因,他要构建自己的班底,要团结起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共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