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了信,张唐卿还要应付他家的官司。
没错,张家摊上官司了,确切的说,是青州张家村摊上官司了。
自从张唐卿父子中了进士,青州益都县张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子。
张家村村口,树起了三个大牌坊,其中两个牌坊乃是益都县县衙所立,第一个牌坊最顶端刻着“荣恩”
二字,其下横着刻有“进士及第”
四个大字,牌坊的两根柱子上分别竖刻“天圣八年庚午科殿试”
和“中式第一名张唐卿”
另一个牌坊则写着“同进士出身”
,竖刻“天圣八年庚午科殿试”
和“中式第二百四十九名张桂山。”
最后一块,乃是张家自立的牌坊,最上刻“三元及第”
,其下“父子同进士”
,竖刻张唐卿所对之对联,左边“父榜尾,子榜首,一门双进士。”
,右边“折镇北,杨居中,两家多忠烈。”
这三块牌坊,为张家村带来了无上荣耀,作为同族的张家,人人与有荣焉。
张家彻底成为益都县最大的士大夫集团,甚至比王曾的老家还要荣耀三分。
士大夫集团有士大夫集团的利益诉求,张家族长张增贤有点放飞自我的意思,开始大肆收购益都县的土地。
说好听点是收购,说不好听的,则是代为持有田土。
这才半年时间,张增贤名下的土地就暴增到上百顷之多。
本来大家相安无事,毕竟吃亏的只有朝廷,朝廷会因此而少收不少赋税,但对张家和投献土地的人家来说,都得利。
张家村邻村叫涝坡村,什么叫涝坡?就是只要一下雨就会被淹的土地。
涝坡村中有一户外来户,名叫陈麻六,家里本无土地,靠着在涝坡村田果英家里打长工为生。
张家发达后,陈麻六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靠上了张家的关系,成为张增贤家的外事管家之一。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张增贤父子也需要几个帮手,帮着管理诺大的家业。
但这个陈麻六胆子比寻常人大,竟然借着张家的关系,把他前东家田果英家的田产,通过关系,秘密投献到了张家名下。
到秋税时,田果英家依然按照以往的惯例缴纳了农税、丁口税等等赋税。
而实际上,田果英的土地在张家名下,不需要缴纳这么多赋税,陈麻六和县衙的小吏私分了多出来的赋税。
而陈麻六不知道的是,益都县户房押司白展仁一直和张家交好,得知了陈麻六干的勾当后,立刻就向张增贤通报了。
只要张家处置了陈麻六,事情也能圆满的解决,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张增贤竟然让白展仁帮着把事情瞒了下来。
消息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泄露出去了,田果英一家先去京东东路提点刑御史李昭玘哪里告状,后来又进京告起了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