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相的俸禄不低吧,为何生活如此节俭?”
宋绶放下碗筷,笑着说道:“我家族中人口多,族人又没沾上我什么光,全靠种地度日,可族中学子总要有个出息,我这点俸禄,刚刚够孩子们读书的费用,不得不节俭一点啊。”
张唐卿深深向宋绶作揖,“宋相高风亮节,唐卿不及。”
“哈哈,你张唐卿富可敌国,又不偷不抢,全靠自己双手挣来了万贯家财,自然不用像老夫一样节俭度日,唐卿登门必定有大事,说吧。”
宋绶的夫人闻言,告了罪,回了后宅。
“想必是问问老夫关于五条陈的意见吧?”
“瞒不过宋相公。”
“你岳父让你来的?”
张唐卿摇了摇头,说道:“家岳并不知道下官要来见宋相公。”
宋绶好奇的问道:“莫非代表希文?”
“非也。”
宋绶摸不着张唐卿的路数了。
“下官只是代表自己问一问宋相的意见。”
宋绶盯着张唐卿,沉声问道:“唐卿如何看待希文的五条陈?”
张唐卿回盯着宋绶说道:“治国之良策。”
“可王相公认为,治大国若烹小鲜,应徐徐图之才是上策。”
“先帝亲政前,可徐徐图之,娘娘垂帘奏事时,可徐徐图之,官家登基时,可择一条施行,如今,大宋已经没有时间徐徐图之了。”
宋绶问道:“唐卿此言何意?难不成官家亲政,反不如娘娘垂帘奏事之时?”
“纵观历朝历代,经过百年时间后,老大帝国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汉武之能,不能扭转局面,如今,大宋立国七十余载,各种矛盾逐渐凸显,冗官、冗兵、土地兼并等问题频发,而今正是革故鼎新的好时机,一旦错过了,未来需要百倍的努力才能扭转局面。”
宋绶吃惊的看着张唐卿,他哪来的勇气说出了冗官冗兵和土地兼并问题?
哪怕是范仲淹,都只敢提冗官,不敢动军队和土地问题。
“本官自认对大宋中心耿耿,如果当政只喜欢听歌功颂德,下官瞬间可作出花团锦簇的文章,可于治国何益?于百姓何益?如今,韩琦、文彦博等人尚未居高位,范相公在朝中独木难支,如果宋相不支持范参政,范参政的五条陈,必定会被束之高阁。”
宋绶忽然笑了,“你到底是站在你岳父一边,还是站在范相公一边?”
张唐卿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下官倾向于范相公之策,但不支持五条陈全部实施。”
宋绶指着张唐卿,笑骂道:“你个狡猾的张唐卿啊,两边都不支持,又两边都不得罪,殊不知,两边站队乃是官场的大忌。”
“嘿嘿,宋相说什么,就是什么吧,今日下官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老夫洗耳恭听。”
“下官的同年,大部分在开封任职,缺少基层经验,下官请宋相帮忙看看,能不能把下官的同年调出京城,去外地为官?”
“你想躲?”
,宋绶刚说完,又摇着头说道:“不对,不是躲,是保存实力,避免夹在两方受气,也是为了保护你的同年,避免被人贴上保守派或者改革派的标签,是也不是?”
“瞒不过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