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一文不值(2 / 2)

“不完全反对,本官的岳阳楼记中,就用了好几处骈文的格式,还有滕王阁序,也是骈文,但骈文只是形式,内容才是文章的核心,只讲求骈文,而忽略了内容,就是失败。”

刘直方愣住了。

见刘直方还没明白,张唐卿说道:“刘大人可曾听过我的石灰吟?”

刘直方点了点头。

“可有一处用典?”

刘直方思索了半天,摇了摇头。

石灰吟几乎是用白话写出来,但表达的意境却很深远,尤其是中间强烈的视死如归的精神,更是让人动容。

想一想,当时张唐卿要动将门的利益,他会得罪整个将门,但张唐卿依然在河北两路推行了移民和调动厢军的举措。

所以,石灰吟虽然直白,但精神已经完全表达的淋漓尽致。

“老夫好像有点明白了,在张大人看来,格式、形式只是筐子,内容才是筐子里的东西。”

“呵呵,刘大人目光如炬,确实如此,您再看这篇文,内容有什么?不就是写了燕山的雄伟吗?要写燕山之雄伟,可以从多方面描述,他除了写燕山高以外,还有什么?”

“张大人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燕山很高,高到入云。”

“哈哈,刘大人的描述,比我还精简。”

张唐卿连着看了好几份,都差不多的通病。

难道辽国人不知道,骈文在大宋都没多大的市场了吗?自从骈文爱好者、刘美的前便宜老丈人钱惟演致仕后,骈文在大宋朝堂和文化界再也没了强有力的人物支撑。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甚至文化方面,辽国总是慢了大宋一拍。

只花了一个时辰,张唐卿就批改完了诗词文章,一个入张唐卿法眼的人都没有。

刘直方抱着东西离开后,礼宾院外面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不服气,要求张唐卿出去做说明,好好的文章,为何被他批改的一无是处?

“管你们呢?上赶着让我批改,现在被打脸了,又不服气了?”

张唐卿在一片叫骂声中,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张唐卿征求了赵盼的意见后,决定去逛一逛南京城。

张唐卿要上街,护卫自然少不了,除了萧炎让和耶律宁哥的护卫以外,展昭也带着十人,作为张唐卿的贴身护卫紧跟左右。

一出礼宾院,上百名士子开始叫起来,“正旦使,我们不服气,凭什么认为我们的文章一文不值?”

耶律宁哥讪讪的笑道:“这些都是南京道有名的士子,小王不好动粗驱赶,让张大人见笑了。”

张唐卿怎么不明白耶律宁哥的目的?

对耶律宁哥来说,南京道士子被张唐卿批的体无完肤,他面子上也无光,也觉得张唐卿做的有点过了,士子们想理论一番,耶律宁哥乐得自在。

“正旦使,我们一致认为,这篇燕山雄伟赋,用典精准,辞藻华丽,为何到了你的手中,却是一文不值?我们不服。”

一个二十多岁的士子,瞪着牛眼,和张唐卿理论起来。

“骈文只是承载内容的一种形式,并不能占据主导地位,在我看来,你满篇文章,只说了一件事,燕山雄伟,可燕山的历史呢?燕山承载的精神呢?为何没有丝毫体现?”

“哼哼,既然张大人认为我写的不好,那你写一个让我等看看?”

张唐卿想都没想,苏辙的文章,拿来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