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绶、张观和李中骏联合弹劾一百五十名官员十宗罪,最主要的罪名是尸位素餐、拖尾扯皮、不作为、冒领空饷。
这是自大宋立国以来,弹劾人数最多的一本奏本。
如果只是空穴来风的弹劾,赵祯大不了留中不发。
可宋绶的奏本洋洋洒洒几万言,这已经不是奏本了,而是一部小说,里面把每位官员的众生相写的活灵活现,有些官员的所作所为,赵祯看了都气愤不已。
但再看看王曾初步拟定的意见,竟然只处理几个人,根本就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任何清明吏治的作用。
这样的处理方式,和不处理没什么两样。
可如果按照宋绶三人的意见处理,开封可就要乱了,到时候,所有官员人人自危,谁还有心当差?
别忘了,这才是第一批官员,肯定还有第二批,第三批,官员们都被罢免了,谁来工作?
所以,赵祯始终下不了决心。
“官家,荆王求见。”
赵祯忽然笑了出来,不用说,肯定是因为赵盼的事情而来。
“快快有请。”
赵元俨还未进垂拱殿,先传来了赵元俨的哭声,“官家,你要为老臣做主啊,呜呜呜,官家要为老臣做主啊。”
“叔王,你这一哭,外人可全知道了。”
赵元俨愣了一下,随即才想起来,家丑不可外扬,赶紧憋住哭声,只剩下肩膀不停的抖动。
“叔王,可是盼儿的事情?”
“不是这还能是什么?张唐卿的胆子太大了,老臣的脸都被丢尽了。”
“说起来也怪不得张爱卿,他并不知道盼儿藏在使节队伍中。”
“哼哼,他知道了,就该把盼儿送回来,官家,您说说,他们孤男寡女的,万一出个什么事,老臣也不活了,丢不起那人啊。”
赵祯忍住笑,安慰道:“说这些也晚了,朕已经派人北上,接盼儿回来了,叔王就别纠结了。”
,赵祯说完,把宋绶的奏本递给了赵元俨,“叔王看看这个。”
赵元俨看完了宋绶的奏本,冷哼一声说道:“王曾连女婿都管不住,能干什么?你看看他要处理的人,都是还有一两年就要致仕了,以老臣看来,直接同意了宋绶的意见即可。”
在赵祯和李八女目瞪口呆中,赵元俨拿起赵祯桌子上的御笔,把王曾拟定的意见划掉,写下了严查二字。
赵祯苦笑不已,王曾算不算殃及池鱼?因为赵元俨对张唐卿有意见,连带着对王曾也不顺眼了。
“叔王,会不会太过了一些?”
“官家出宫看看,王曾府门口天天排着长龙,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大宋是王曾当家作主呢。”
赵祯的脸瞬间冷了下来。
少年天子,对权柄看的格外重,赵元俨算是打在了王曾的软肋上。
“叔王先回府,此时莫要声张。”
赵元俨猛然间反应过来,他做的过分了,尤其是代替赵祯批阅奏本这件事,让赵祯不喜了。
“是,老臣立刻回家闭门思过。”